《少年说》的其中一幕“别人家的孩子”
先看他们一来一回的互动模式:孩子倾诉,家长解释。从孩子开口到转身退下去这个过程短短三分多钟,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好受。试着闭上眼睛,听着家长讲道理的那番话,你是何种感受?当我们带着满满的心里话想要诉说,随之而来收到的却全部都是所谓的道理、道理、道理,这种感觉你可曾理解?
孩子从出场饱满的情绪热情到最后无奈的转身离开,就像一只原本充满气的气球一下子泄了气。从一开始充满期待希望得到母亲的理解和看见,到后来硬生生被母亲的道理反驳得无话可说,内心该有多煎熬。
母女俩的对话让我想起来一个词—水来土掩。孩子的情感之水在流淌,家长给出的是沙是土,把流动着的一股清流生生给掩埋没了,把孩子生生给堵回去了。这股能量把孩子堵得窒息,只想逃离。
咱们来细细体会下下这段对话。
孩子:陈述别人家的孩子的困扰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孩子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让几乎所有孩子都面临的困扰—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是她的对比对象,她呐喊着:爸爸妈妈你们也看看你们的女儿,她也在努力她也有自己的可贵之处。孩子这个时候心里是多期待这一次众目睽睽的呼唤可以换来妈妈对她的理解和认可,希望妈妈可以看到成绩之外的东西,看到她在学习上的努力付出,而不单单是那个分数。她在尝试在倾诉,那种不被看见的委屈和难过。
母亲: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当妈妈说出“你很棒”的时候孩子心里肯定正在准备开出一朵小花,然而,不过一秒,一个“但是”扼杀了那朵刚萌出的花。妈妈开始给孩子讲道理甚至列出了一二三条,强力解释她所认同的观点。培养好习惯,养成好的学习方法等,听起来真的是句句在理,无错可挑。
孩子请求的是情感认同,母亲给出的是理性分析。两人的沟通从这里就已经开始走偏了。所以孩子对于母亲的解释不买账。
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孩子也开始为自己“辩护”,孩子还是客观的说出母亲对自己的打击。同学成绩好孩子可以接受,她不能接受的是父母拿同学的好成绩来跟自己这样对比,她感受到了对比带来的强烈伤害。她更在乎的是家人对她一直以来付出的一点一滴的鼓励和支持。哪怕一句“我看见了,我知道你也在努力着”,而不是列出来的一二三条道理。我的委屈我的难过希望你们能懂。
母亲: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此时,如果母亲的一句“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的打击你,这样让你好难过好辛苦是吗?妈妈跟你说抱歉”也许孩子的心就可以感到一点温暖和放松。孩子需要的就是妈妈的一句我懂你。而妈妈解释说我打击你是因为你会飘,这样一句话又激起孩子的反抗。
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孩子情绪高涨,哭着说自己不适合打击教育,总是被打压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好了。孩子特别委屈特别伤心,她对么想要被温柔相待,想要父母了解她被打击的挫败和沮丧,肯定她在成绩之外的好。她此时此地只希望母亲抱持着自己的这些情绪,任自己流淌。
母亲:此时突然话锋一转,谈到承诺这件事情上来。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我想此时母亲对于打击孩子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是意料之外的,很多父母信奉挫折教育打击教育,他们认为只有打击之下才会更有动力。孩子是感受型的,只有感觉好才会做得好。我们成人也不适用于总是被否认和打击的方式。
母亲谈到家长承诺孩子的事情都做到了,而孩子承诺家长的却并没有做到。这个逻辑似乎是不成立的。孩子在求认可,而母亲在谈承诺。难道是孩子到了多少分才可以给出鼓励和肯定吗?孩子要做到什么承诺才可以给出家长的爱吗?
孩子:好无奈地提出请求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孩子此时也是已经无力反驳母亲头头是道的分析了,孩子的能力不足以跟母亲的理智抗衡。所以,孩子特别无奈地提出最后一个请求: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了。孩子的诉求真的很简单,她也从头到尾在传达这个诉求,那就是看看我,看看活生生的我,不是成绩不是对比。
母亲:依然不屈不挠道理到底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太难受母亲对于孩子提出的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的请求没有正面回答,依然据理力争陈述意见。我猜这个母亲对于给出孩子鼓励是有焦虑和担忧的,她不是没有看到孩子的表现,我相信她是明白孩子的努力的。她顾忌给了鼓励会收不回来,害怕孩子真的飘了。
别人家的孩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只有成绩这一个标准。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当天下只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美,那么,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
在这个对话中,母亲的话单独拿出来都是有理的,但是给出的时机不对。此时孩子处于情绪中,她有很深的困扰,她需要倾诉出来让母亲知道她遇到困难了在求助。此时,最合适的不是再跟她讲道理而是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到她需要很多很多的肯定和支持,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抱持。母亲也需要孩子理解她过去总是用了打击否定的方法的初衷和担忧,她也害怕失去掌控,一旦方法不合适生怕害了孩子又无能为力。为人父母是一项艰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精进自己,处理好自己跟自己的关系,自己跟家人的关系。
倾听孩子,倾听自己,心的合一。任重而道远。真心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随爱随心,每个人都可以被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