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争霸的需要,纷纷设官开馆、招徕人才,礼贤下士一时成为风气,齐国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突出表现。
稷下学宫前后延续了有一百多年,因为它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下,所以称为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发生在稷下。有一个常识要补充一下,不能一说到“百家争鸣”,就以为似乎各个国家都有参与,其实不然,它们主要还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稷下学宫,具有多元并立,平等共存,争鸣驳难,融合发展的特点,所以当时的儒、墨、道、法、阴阳、小说、纵横、农家等各派的著名人物,纷纷地登上了稷下的政治、学术舞台,奏响了一曲百家争鸣的交响乐。
所以稷下学宫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说,齐国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文化的中心。孟子也好,荀子也好,一生也都长期地活动于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实行「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
齐威王时期,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到了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也因此达到顶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