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桃花源记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2-04-29 16:14 被阅读0次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近日闲来看看古文,看到一些熟悉的文章,那些曾经在学生阶段背诵过的古文,如今想要背诵似乎是不可能,但对于那字里行间却是熟悉得很。只是当年读这文章也就是读读而已,对于其中描写的故事也就是当作故事来看罢了。对于作者臆想出来的乌托邦,只能属于他自己内心的一种希望。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乌托邦,想象着最美好的事情,只是在现实中却是那样的无奈罢了。

    就像坐在电脑前或者沙发上看着那些都市剧,情景剧,看着看着无意间就会把自己代入到剧情中,会有通感吧。把自己想象成为剧中的男主角或者是女主角,希望结果都是甜蜜的,都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哪有这么美好,有时一切一切的美好在现实中却被打得稀烂。

    其实对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写于大约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这个时间就是东晋被刘宋取代的第二年。陶先生在文中寄托了自己内心的希望,有一个神秘、美丽的世外桃源,那里安定和祥,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自由平等,自食其力,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文中通过渔人所见,展示桃花源的生活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一直写到男耕女织,老幼欢乐的情形。他们为了避战乱,从秦代开始与世外隔离,他们保留着人性的美好,淳朴好客。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是无忧无虑的神仙,也只不过是一群避难的人,是与世人同样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中的一些真淳。他们的和平与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幸福与和平,只是因为没有一个高高盘踞头顶、剥削压迫、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而已。他们也不想再与世外俗世接触,也告诫渔人保守秘密。

    可,渔人呢?桃花源内的热情好客,只是希望他不要为外人道,可出了桃花源他是怎么做的呢?看到这些真的有点心寒。“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看到这些真的感到悲哀。他的做的一切为了什么?哪怕自私一点,你也可以告诉人家,他自己也想搬过来同住,没准桃花源人也会同意。可他没这么做,直接告诉郡守,纯粹是一小人罢了。或许陶先生深谙世人的人性弱点,似乎就是看不得他人生活比自己好!

    幸亏桃花源的人们也不是那么无知淳朴,或许也已经看透了人心。没准渔人在一路志之的时候,后面桃花源的人们就把那些标志一一去除,也可能就把那个小口也给封闭了,从此真的完全与世外隔绝,给自己有一个安全的保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郡守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提高所在郡守的税赋收入?还是为了给皇帝找到一处吃喝玩乐的所在?

    文末的刘子骥,真乃高士,他或许真的想融入桃花源中,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山人,可终究没有找寻到,反而抑郁寡欢,得病而终。

    或许只有到了一定年纪,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发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哪些应该是自己应该追求的,很多看来是必须的,其实都是可以放弃的。

    2022.4.29

    沪上  北风斋

    继续宅家,看看书,动动身体,能下楼散步看看也不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桃花源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us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