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写文章写得久了,见识过的各种各样的读者也就多了。
对于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愿意留下几句评论的,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情绪化地反驳,跟我认为的不同所以你肯定是错的/偏激的,甚至对作者进行与文章内容无关的人身攻击;
1.有理有据地反驳;
2.反思自我,并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表示很受益。
3.在这三种里,第一种反应无疑是最无益的。
长期以来我偶尔是第三种读者,大部分情况下是第二种:有点自作聪明,看到与己不同的观点有时候会组织好逻辑和语句去反驳,即使没反驳也会觉得不服。
后来——尤其是开始写东西之后——渐渐就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观点的问题,更多是态度的问题。有理有据地反驳,看似有所思考,其实大多数人还是试图在自己的认知之上跟别人一争高下,用冯大辉的话说就是“刷智商存在感”。
倒不是因为做了作者,所以听不进去反对的意见。而是若是观点真的是荒谬的,那第一反应肯定是取关,或者评论时举出事实来。但大多时候,无非只是不同观点之争。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着不同的三观,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站在跟你们一样同为读者的角度,说一说如何对待不同的观点。
二、
胡适在《哲学与人生里》提到笛卡尔:
他以为从前积下来的许多观念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们多是趁他思想幼稚的时候侵入来的。如若欲过理性生活,必得将从前积得的知识,一件一件用怀疑的态度去评估他们的价值,重新建设一个理性的是非。这怀疑的态度,就是他对于人生与哲学的贡献。
笛卡尔所谓用怀疑的态度“重新建设一个理性的是非”,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刷新三观。
在社交网络,我们看到的大都是自己选择看到的,比如关注哪个人的微博和公众号。但即使我们更倾向于浏览那些跟自己三观契合的作者的文章和言论,完全赞同一个作者的情况也是极其罕见的。即使对方是大师大家级的人物,也总说过一些你不甚喜欢甚至无法认同的话。
记得以前中学课本里说过,十多岁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就是所谓“三观”——的形成期。这有一定道理,越早形成的观念越是在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
但是,教育的问题导致大部分人并没有在那时候形成完备且能自洽的三观。
有的人在进入社会一两年后甚至更早就不再更新自己的三观了,只相信那些更符合自己三观的现象和观点。
有的人看到不同观点的时候,潜意识里觉得对方说的好像有道理,三观有动摇,会自我怀疑,甚至迷茫,但是离积极接受甚至主动改变还是有些距离。——这类人并不在少数。
也有少数人乐于随时更新自己的价值观——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及时更新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三、
确实,承认自己根深蒂固的认知和观念错了是件难以忍受的事情。但总是想保持正确,也会成为很大的人生负担。
经典黑白电影《12 Angry Men 》里,3号是坚持被告有罪到最后一刻的陪审员。即使曾经认为被告有罪的其他陪审员在一项项质疑被提出后纷纷倒戈,他仍旧坚信法庭上的证人证物无可置疑。
他拒绝相信其他人提出的质疑,即使这些质疑如此有力。看到认为无罪与有罪的比例从最具优势的1:11,到6:6,再到最后的11:1,他越来越愤怒。
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同阵营的人倒戈,其实更多是因为他开始对自己的坚持变得不那么确信。
陪审团不是网络争论,不能够争论完各回各家还能各自继续坚持各自的看法:陪审制度要求12个人必须得出一致的结论。
最后,背负着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巨大压力的3号陪审员,前一秒还愤怒地坚持有罪,下一秒就崩溃大哭喊出了“无罪”。
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儿子小时候离家出走,他必须坚信错都在儿子来减轻自己的责任和负罪感。所以,他“移情”到了被告身上。他甚至希望能够亲手把被告送上电椅。
跟3号陪审员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坚持自己的观点,反对那些自己不赞同的,除了“刷智商存在感”之外,经常还有着自己无法察觉的情感因素。
比如很常见的,自己做过一些蠢事,即使认识到错了也不愿承认或者不愿再提及,担心没面子。所以极力反对一些观点,想要证明——更多时候是向自己——自己抉择的正确或者正当。
又比如,跟上边完全相反的例子,使用与文章完全不同的方法收到了成效,可是没有意识到世事变了或者个例不能推翻结论的基本逻辑,举出过去自己成功的事例来反驳作者的观点。
囿于过往的经历,我们有时候确实很难面对和相信一些变化和真相。这可以理解。只是这样无疑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但是只要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许就能慢慢做出改变。
四、
那不断因为别人的言论更新自己的三观,我还是我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生活于世,即使并不怎么鲜明,也有自己对事对物的态度;也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些就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
如果看到别人的观点,怀疑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那么合宜,三观不那么合理,然后做出了改变,那我还是我自己吗?
“我是谁?”本身就是一个很哲学,且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问题。
以前我以为我就是我的外表——天生的,更重要的是我的思想——后天环境及自我学习造就的独一无二的我。
但后来我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而人与人的差别,更多是“容量”上的差别,能够变化——或者说进化——程度上的差别。
这个“容量”绝不是体现在对自己认同事物的包容和接受上,而是对自己本不认可事物的包容甚至接受。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的社交圈子,里边大都是跟自己相似的人。网络社交虽然也有这个倾向,但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一些我们不赞同的信息也总能被推送到我们面前来。
有的人闭目塞耳,喜欢反对一切自己不赞同的观点,甚至偏激地讨伐;
而有的人善于去找别人思想里的闪光点,借由着别人的思考刷新自己的三观。遇到不同观点愿意去倾听,去思考,去分析,去查阅,去询问。长此以往,他的“容量”乃至他的世界自然会越来越大。
我还是我,只是成为了更好的“我”。更好自己就一直藏在过去那个“我”的外表之下,因为不断地打磨和雕琢进化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五、
作为一个作者,我当然欢迎真正有理有据的反对,我也常常从读者的评论受益;但是同为读者,我更希望你们能够试着去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从不同作者的不同文章里吸收有益自己的部分。而不是读到一篇文章哪怕有一句话不赞同就立刻去反驳。很高兴,我看到欢喜的一些读者确实做到了。
有人可能认为,观点不同的话,大不了取关就是了。但是一个人只看自己认同的观点这件事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方面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会忽视很多客观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是思想总停留在舒适区,难以有突破和进步。
当别人在“毁三观”,忙不迭向他人强灌自己的价值观——不管对方需要不需要——的时候;你在及时更新自己三观,在成长。在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里,一定是你能走得更远。
感谢你的阅读。都读到这里了,点个喜欢再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