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苦口婆心的给我讲要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可我就是一个只会考试的“书呆子”哪会搞什么“科学研究”啊!我以后又不当科学家,培养“科组研究能力”干啥呢?
不得不说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眼界,我一个“三本”毕业的,怎么会理解“一本”、“二本”学生的眼界呢!
看着师弟天天泡图书馆,上“知网”看论文,和我所了解的“烟酒生”好像不太一样啊!他是本校保研的,无论成绩还是能力那肯定是佼佼者。
天天上完该上的课,我就和宿舍的舍友刷连续剧,什么《康熙大帝》《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看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晚上刷剧,白天睡觉,过的比本科惬意多了。
直到有一天,刘老师问我开题报告弄得怎么样了!我才如临大敌,要开题啊!可我茫然一片,我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
和我一起刷剧的舍友,一个本科就有了方向,一个靠博士男友写好了开题报告,还有一个我只能用“真心佩服”四个字形容,两周时间没有离开宿舍除了上厕所,硬是弄出一篇特别牛的开题报告。
一脸茫然的我能怎么办,第一次在刘老师面前流下不争气的眼泪,老师也很无奈,一个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成绩在学院所招研究生排名第一的学生竟然是这个样子。
老师痛心疾首也是没有办法,他忙让他在同济的学生一位副教授找来上海某某大桥的深基坑监测数据,让我来做“桥梁基础深基坑监测”的研究。
我的开题报告就这样让我东拼西凑极为狼狈地弄出来了,当然得力于同济大师兄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
我之所以这么懒散完全是因为和我爱人两地求学所致,当时还是男友的爱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学校读研,本科我们可是朝夕相处,在他的呵护下,我一直是全班第一,喜获爱情学业双丰收。
虽然在一个“三本”学校,我大二考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大三考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三级,考过普通话等等杂七杂八的一些证书。毕业时又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证书。我也没有想到“三本”的学生只要成绩好也能拿到全国的证书。
这些证书的确在我找工作是起了巨大的作用,可现在这些对于我却是毫无意义,在老师眼里,这些只能证明我善于考试,而研究生需要的是从工程实践中提取规律发现原理,解决问题,这对于工科硕士来讲是基本的要求。
我看着海量的“深基坑监测”数据完全无从下手,我可悲地发现我几乎没有什么科研素养,我完全就是一个外行。
我打电话给我爱人哭诉我的窘境,他说如果实在上不下去,就让我退学!他不想我那么难受,是啊我们读的不同的专业,他想帮我也无能为力。
你最爱的人受苦受累你却无力分担,这种感觉在我也有过体会,他没日没夜的画建筑方案,每次建筑快题设计都要在画图板上画上八九个小时,而且是站着画,中间饿了吃几口面包,渴了喝一两口水,我只能坐在他旁边看着却什么也干不了。
如今我的问题也只能靠我自己去解决,我知道我该去图书馆里大海捞针了!所有的一切从头开始,所有要学的知识从点滴学起。我相信我有这个学习的能力。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