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道德经1(宇宙观总纲)

作者: 时光月老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20:40 被阅读26次
读书就从读经书开始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有两种断句形式: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道a可道b,非常道c;名d可名e,非常名f。

这里采用第2种方式断句,注释:

道a,世界的本质,即自然规律;道b,述说出来;道c同道a;

名d,真理,概念; 名e,命名;名f同名d。

整句话的意思: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以叫得出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断句:

无名a,天地之始;有名b万物之母。

注释:

无名a,虚无,指空间;有名b,存在的物质。

整句话的意思:

有了空间,才开始出现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

三、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断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注释:

其,天地,万物;妙,天地之微妙;缴,边界,引申为表面。

整句话的意思:

所以,若一个人经常保持清静无欲,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若欲望过多,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面现象。

四、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断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两者同出,空间和物质,同时出现。

同谓之玄,玄,奥妙也;玄之又玄,不断探索奥妙;

众妙之门,万物奥妙的大门。

整句话的意思:

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奥妙。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

五、赏析

本章是老子宇宙观的总纲。在开篇提到了“道”这个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有人说“道”就是规律,就是一种法则。这虽然能体现“道”,但也不能用这个词来代替“道”的概念。“道”实际上是指宇宙中万物的本原和其运动的规律。

老子在本篇中告诉我们“道”不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追求,无论世界万物,包括无形的、有形的、无名的、有名的、特殊的、暂时的等等,其来源却只有一个“道”。把无为和有为,无欲和有欲和谐的统一起来,这样去处世养生,这才是合乎“道”的。


相关文章

  • 【经书】道德经1(宇宙观总纲)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有两种断句形式: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道a可道b,非常道c...

  • 《道德经》总纲新解(1)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源自现代物理学,所以我会以物理学来举例解读《道德经》的总纲。物理学是精确科学。它有观察,思考,...

  • Day121:《道德经》第14天

    《道德经》1~11章总结: 从本书的第一章,也就是这本书所有的总纲,知道《道德经》论述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 一起读《道德经》1-3

    《道德经》1-3章复盘 《道德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在本书中基本上有三种含义...

  • 《道德经》解读--总纲

    在解读老子《道德经》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 1. 道德经真本 首先务必先求经文真实,否则就变成东拼西凑,七零八落了...

  •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文/林海 庙堂文化国之才。智慧玄门智慧开。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尘埃。 ...

  • 道德经的静(一)

    道德经的静(一) 文/林海 心如止水静心扉,智慧玄门智慧威。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路同归。 虚空...

  • 道德经的无为(一)

    道德经的无为(一) 文/林海 自然状态是何踪?智慧玄门智慧浓。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有无容。 ...

  • 第一章 神往五百年1‖是何为道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以易经与老庄为代表﹐而《道德经》体现的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恒道”。...

  • 道德经的名和利

    道德经的名和利 文/林海 人生名利莫心贪,智慧玄门智慧含。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笑中谈。 ...

网友评论

  • 小鱼茶社:拜读了,正在学习道德经。
  • 时光月老:先读道德经,再研究易经,然后一直写小说。足矣。
  • 翠竹婀娜:看不懂,上不了道: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时光月老: @翠竹婀娜 慢慢看,就会懂的。
  • 时光月老:读易经,写小说,就好了。其他的都是浪费时间。

本文标题:【经书】道德经1(宇宙观总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j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