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从宗教中得到的启示······

从宗教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 芦湘雯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5:58 被阅读0次

    对于宗教,我想大部分人对宗教一直有一种歪曲的理解,

    就是将“宗教”与“迷信”画上等号

    我对这个观点

    一致持有反对意见

    说起来挺有趣,迷信为什么叫做迷信?

    按照罗振宇的话来讲,就是因为它不管用啊?

    但为什么不管用,还能从原始时期流传到今天的现代社会,成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迷信,可以说是一种偷懒的结论,也是一种人们应对复杂状况的一种策略。

    这些迷信的小行为,在体育界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例如德国足球教练尤阿希姆·勒夫在指挥比赛时,总会偷偷的闻自己腋臭味;

    如前NBA球星贾森·基德在罚球前总是会摸一下自己的屁股后对篮筐飞吻等等

    又比如曾是舞蹈演员的我,总会在上台之前,对舞台的四方,虔诚的深鞠一躬(也就是我们所说得拜台)

    之所以有这些奇怪的带有着“迷信”的行为,是因为相信,这样会带来好运,从而使得演出顺利,比赛成功。

    与迷信与之相反的宗教,我认为则是一种积极的结论

    以我自己为例

    我出生在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里,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可以说,在家里父母给我灌输的观念一直都是“宗教”≠“迷信”,“宗教=”“哲学”或“学问”

    在我母亲的口中常出现的词语,更多的不是“我信佛”而是“学佛学”

    仅仅是“信”与“学”的变化,其实有着很大的差别

    “信”这个字,当你读出来时,体现出的是一种依赖感,例如:我相信你

    “学”这个字,体现出来的,是让你从一种范畴中,汲取营养后,为自身独立的存在而进行的行为。

    我们以佛家经典的方法论“因果关系”为例

    佛家理论可以说,是以“因果”为核心建立的哲学逻辑

    但何为“因”,又何为“果”,“因”与“果”有什么样的联系?

    似乎我们会在许多佛家经典当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一套通俗易懂的解释

    “因”通常比做我在春天种下的种子

    “果”也被喻为秋天结下的果实

    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种子种下之后,真的就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

    我的答案是:未必

    因为,要考虑到种子种下的条件和果实的成熟度

    若不给予它阳光土壤 、施肥浇水,不给它除虫除草,当种子种下的一刻我便离开,直到秋天收取果实,这“果”依旧会长成吗?

    其实~也会长成

    可果肉是否饱满?又或者说,中途是否会枯萎?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因果”之间必然要有一个“中介”

    这个“中介”就是佛学中的高频词——“缘分”

    当我获得这枚种子时,便与它结下了可能成为果实的一种“因”

    种下这颗“因”后,我对种子的每一次的浇水施肥,每一次的除虫除草,皆是我与“因”建立的缘分

    因此当种子结果时,“果”是否丰硕饱满,是否美味多汁,这在我对种子“缘分”(照料的程度)的深浅,是可以体现的。

    就像我们周围一切事物一样

    不论是人际还是处事,要建立“缘分”,而不是过分的相信“缘分”

    虽然我也相信,但这“缘分”并非是随事态的盲目发展和“一切随缘”的搁置

    而是为“果”的效果最大化,作出的种种努力

    so

    缘分一道桥,连接着“因与果”,连接着你我,也连接这世间的万事万物

    这可能就是我从“佛学”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吧~

    还是那句话,我自己写的什么,我还是不知道,只是脑子里随时蹦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在不在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显然,我不是什么仁者,也不是什么智者,只是一个近期在家无聊,尝试各种摄取知识的闲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宗教中得到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gr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