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寂寞捕手
夜已深,辗转难眠。
脑海中浮现的是已重复无数次的画面。
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飘窗的大理石上,折射在我青涩的脸庞,我本能的微微迷了一下双眼。往外望去,是一片开阔地,未成熟的甘蔗林与香蕉树交错有致。再远处,则是一幢幢排列整齐白墙蓝顶的厂房。隔壁客厅阳台,母亲正手拿洒水壶为刚买回的蝴蝶兰浇水。女友倩半躺在橙色的布艺沙发上,专注的盯着电视机。TVB明珠台正播着她喜欢的美剧《The Orange County》……
我向左侧身,想通过调整睡姿以尽快入眠,大脑却愈加清醒,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那一年,“小蛮腰”尚未建好,我也还不是孩子他爸,青春和憧憬写在稚嫩的脸上。八年前的画面历历在目,想到这些,又不禁黯然神伤起来,为那座生活了近5年的城市,更为那段一去不返的青春。
--01--
2005年3月18日,晴,有风
结束了数月江门项目部的实习,回到了位于广州市区的公司总部。说是市区,确切说应该是城郊结合部,与想象中大都市的高楼林立相去甚远。
因公司宿舍已经满员,我只能在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个套间。
穿过村头的牌坊,沿着街道往里走,两边商铺林立。凉茶铺、肠粉店、理发店、药店和小型超市应有尽有。时常有衣衫褴褛的农民工骑着自行车穿梭其中,让原本狭长的街道更显拥挤。路边摊上,操着本地口音阿婆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再往里走,是一条流淌着近乎褐色水的河涌,走进时阵阵恶臭扑面而来。河涌两旁,则是岭南常见的大榕树。南方潮湿的空气使得其根须都从树干长出,垂直落下近乎要贴到地上,不时随风摆动,像极了电影中千年树怪的胡须。
穿过一座桥,便到了我的住所。说是套间,其实就是当地村民建的民房, 5层楼高,每层有2户含一室一厅加厨卫的居室,专门租给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农民工抑或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房间内,除了一张床、书桌和自己的简单生活物件已并无他物,用家徒四壁形容再贴切不过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幸好我还有他们。鲁鲁和大宇与我一般大,同一时期进的公司,且都是来广州打拼的外地人,自然很快就熟络了。
入夜,公司门口的天桥下,夜宵摊主们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我们三个随意选了个座位落座。烤串、炒牛河、碳烤生蚝和砂锅虾蟹粥,加半打啤酒,再惬意不过的搭配。
谈笑间,初入职场的迷茫与独居异乡的孤独感又被抛到了脑后。也因为他们,也让我快乐地度过了在女友倩没来广州前的单身时光。
广州,那些年--02--
2006年10月16日,阴,微风。
坐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倩和我终于到了广州东站的宜家家居。我们按照事先设计思路列好的清单,开始有条不紊的挑选家具和饰品。
宜家家居倡导环保和DIY,产品简单实用却又不乏时尚元素,我和倩的都很喜欢。
近四个小时,我们挑选了装饰背景墙的原木搁板、代替电视柜的长条板和原木画框等等。每一样我们都反复比较、精心挑选。
工作两年半的我们,东拼西凑付了13万的首付,终于在广州开发区买了一套90平的小户型。从毕业的一无所有到在异乡筑起了自己的小窝,点点滴滴,不乏艰辛和汗水。为了装饰新家,我们自然是不遗余力。
当我们挑选好所有商品并办理完配送手续后,已是下午三点半了。无比的满足感让我们全然不觉身体的疲惫。
我牵着倩的手,来到东站地下商场的甜品店,点了我们都爱吃的香草芋圆,算是对我们辛苦半天的慰劳。
我们吃着芋圆,相视而笑,因为我们深信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广州,那些年 --03--2007年11月25日,小雨,凉。
广州购书中心后面,维多利广场,Boss钱、Kevin、阿辉和我围坐在星巴克户外的圆桌边,每月一次的南区销售会议正在进行中。Boss钱一手夹着吸了一半的红双喜,一手不时敲击着电脑键盘,他正在给我们介绍公司的新产品。
我们均就职于一家法资公司,负责广东市场业务。平日大家都是Home office,月例会是我们难得一聚的时间。
会议结束已是12点一刻,我们来到维多利广场4楼的茶餐厅,此时已是人声鼎沸,再熟悉不过的广式下午茶时间开始了。
四人围坐一圆桌。一壶浓茶,虾饺、鼓汁凤爪、牛肉肠粉、叉烧包和炒牛河,一样都不能少。当然还有每次必点的烤乳鸽,外焦里嫩,百吃不腻。
喝完下午茶,Boss钱和Kevin赶回深圳。阿辉和我都住在广州。
广州,那些年--04--
2008年3月17日,多云,有点闷。
我负责佛山的OEM客户及广州市区两家分销商,经常穿梭于广州和佛山两座城市之间,地铁是我的主要交通工具。
广州地铁发达,星罗棋布的地铁网络可以把你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体育西、客村、芳村,这些都是我的中转站。
这里’流淌”着各式人群,三教九流。西装革履的白领,衣衫褴褛的农民工,香气刺鼻的非洲大叔……大家都行色匆匆。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走出体育西地铁站时,已是华灯初上。
挤上直达小区的公交车,我一边啃着刚在7-11买的面包,一边看着窗外的夜景。
我们似乎每天都很忙,都还没来得及欣赏一下这座城市。广州的夜景很美,中山大道两旁高楼林立,灯光璀璨。
望着街边的霓虹抑和远处的万家灯火,却又莫名感伤起来,这钢砼丛林,纵使你的故事多么跌宕波澜,它们也未曾为你动容。
当我敲开家门的时候,倩迎面接过了我手中的背包。母亲从锅里端出了为我留的饭菜,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是我最喜欢的粉蒸肉。顿时伤感和倦意全无。
广州,那些年--05--
2009年6月5日,雷电,酷热。
“咚咚”的敲门声传来,我打开门,小丫提着两个纸盒。“从老家带了点荔枝给你们尝尝”,小丫略带急促的说道。
小丫是倩在位于开发区的美资公司Jabil的同事。因为是倩把小丫招进公司的,且后来小丫也买到我们同一小区,自然走动较多。小丫老家茂名,常从家里带些龙眼、荔枝等岭南水果,我们也跟着沾了不少口福。
除此之外,我们与其他人鲜有往来,包括隔壁的邻居。
“广州客”即是对我这样在广州打拼的外地人的称呼。在广州呆了近五年,仍然没有丝毫归属感。
考虑到倩是家里独女,父母的年纪也大了,更坚定了我们回长沙发展的念头。
我们开始寻求长沙的职位和考虑卖掉广州的房子。
广州,那些年--06--
2009年8月23日,晴,有风。
倩已经先于我回长沙一家国企上班两月有余。
我和母亲收拾完剩下的小部分家当,也装了满满当当两大行李箱。母亲看着生活了两年多的家,依依不舍,我分明看到她湿润的眼眶。
我拉了拉母亲的衣袖 “妈,到长沙我们会买更大更漂亮的房子!”
纵有千万个不舍,也要学会去改变。
我在QQ空间写下了《告别广州》这篇日记:
即将离开工作和生活了5年的广州,内心有那么多的不舍。
从背着简单的行囊只身来到这里,到在这里站稳脚跟、组建家庭,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忘不了工作过的火电;忘不了美丽的海伦堡;忘不了广州的包容;忘不了广州的早茶……
这座城市曾经不属于我,以后也不会属于我。私欲纵横的商业氛围、喧嚣噪杂的人群、陌生冷漠的邻居…… 但是,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年,这里有我的迷茫、我的汗水、我的爱情,这将是我生活永远无法抹灭的一部分。
长沙,我的半个故乡,这里有我的4年的大学时光,将会是我家庭和事业的新起点。
--07--
当我敲完这些文字的时候,天色已亮。
我把鼠标移到电脑右下角:2016年10月16日8点34分,星期天。
妻子倩正和儿子在阳台念着《弟子规》,母亲则在客厅拿抹布擦拭着茶几。
窗外,已是深秋的长沙,泛黄的银杏叶格外美丽,小区园林中央的喷泉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起来。
此刻,阳光正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