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
孟尝君得到秦王的命令,只怕夜长梦多,不等鸡叫,就像丧家犬一样逃走。一路人不离鞍,终于在朦胧月色下赶到函谷关,只要出了函谷关,就鸟离樊笼了。可是函谷关晚上关门,天亮开门,城门上的人说你们这帮人干嘛的,孟尝君说俺们是客商,劳烦军爷开关。军爷说俄们从鸡叫站到鬼叫,累了一天了,等着吧,鸡叫再开。
此时远处火光点点朝函谷关移动 ,孟尝君就怕秦王反悔,派人来追,那就前功尽弃了。他猜对了,正是追兵,因为樗里子得到消息,心急火燎地找秦王理论,说即使不杀,也不要放啊!秦王左右摇摆,从善如流的优点又表现出来,就说追。
孟尝君急得直跺脚,大喊,要死要死,难道我田文今天要死在这里了吗?连喊三声要死,突然队伍里传来一声雄鸡高唱,划破夜空,如此嘹亮,唱出个新桃换旧符,唱出个新世界,一唱而天下白,引得周围的鸡都唱起来。城门下的人都兴奋地大喊:鸡叫了,鸡叫了,开门,开门,放俺们出去。关上的人被鸡叫吵醒了,揉着眼睛迷迷糊糊下楼来,丁零当啷提着钥匙开门,孟尝君一行抱头鼠窜而去,守城的人骂,天还擦黑着呢,这些个瘟鸡。
鸡叫来自另一个门客,睡在冯驩右面的口技扮演艺术家,学起鸡叫惟妙惟肖。没有这些鸡鸣狗盗的帮忙,孟尝君是逃不过这一劫的。聪明的领导用人不分好坏,只计利害,存在就是合理,要辩证地看待人和事,体面人不待见不三不四的人,可孟尝君危难时,救他的正是后者,体面人倒个个束手无策。
一群人一路狂奔,逃出性命,真是庆幸。路过魏国一个县时遭到围观,人们纷涌而出看孟尝君,可他得到的不是点赞,而是嘲笑,嘲笑他是个矮子,说他只差一半身高就能参加NBA了。孟尝君当时心情很恶劣,秦国一行让他身心疲惫,如今又饱受人格侮辱,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他对付秦王没办法,对付丫的小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吩咐,统统给我死啦死啦的,主人发话,大家齐心协力,来了个“三光”屠城,彻底发泄完才扬长而去。
孟尝君回到齐国,齐王很诧异,你怎么能活着回来?他和孟尝君关系微妙,骨子里盼着他出点事,但表面很热乎,继续让孟尝君当宰相。此后孟尝君名声大振,来投靠他的人更多了。有一天,他发觉入不敷出了,食客3000,每天3顿饭,天上不会掉庄稼,只有到地里去捞。
他的封地薛城有几千佃户耕他的地,他还放贷收利息,田文是典型的食利阶层。最近几年收成不好,租收不上来,孟尝君心急火燎,常叫人去督促,把那些不缴租子的刁民绑起来吊打。但门客都不肯做恶人,纷纷推辞,这时却有一个人主动请缨,说愿为主人走一遭,这个人就是冯驩。孟尝君大喜,说,要不是冯先生站出来,我都把你忘了,和基层人民打交道最难办,你肯出力,田某人先谢过了。
(六)缺什么补什么
冯驩走马上任,问主人要带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我缺什么你带什么。冯驩到了薛城,把情况了解透彻,就发布告,所有债务人携带契约文书某日来田宅报到,凡是来的人有酒肉款待,结果都来了。又杀牛又倒酒,大家都很振奋,能还债的当场还债,请求宽限时日的就重新约定时间,还有些人千年不赖,万年不还,除了一条烂命,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冯先生真豪爽,吩咐把这些人的契约烧了,算了。天下还有这种好事,要是我,还得起都不还了。
事后,孟尝君满脸怒容地要求冯先生做出解释。冯先生振振有词,说:没有酒肉招待,乡下人不肯来,总得搞些物质刺激。孟尝君说:不是问这个,烧契约怎么回事?
冯先生说:能还则还,还不出的,打死也没用,弄出人命来传出去,会大大影响您的声誉,人们会责备您是恶霸地主、无良贵族,齐王知道了,也会对您有看法。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我穷我有理嘛。
孟尝君沉默。冯先生又说:走前问你带些什么回来,你说缺什么带什么。
孟尝君问,那你带什么了?冯先生说,你什么都不缺,就缺德,所以把德带来了。
孟尝君一听不像好话,想发作,大骂一声你给我滚,但按捺住了,既然忍他很久了,就再忍忍吧。于是强打精神,说:谢谢冯先生,不光要谢谢你一个人,还要谢谢你一家门。
孟尝君只好拆东墙补西墙,绞尽脑汁填补饥荒。但过不了多久,他的饥荒就自动解决了,因为齐王把他革职了,齐王一直忌讳他把持朝政,自作主张。之前孟尝君去秦国,如果能留在那里当丞相,那么齐王将很乐意和他保持良好的友谊,但他回来了,他们的关系就很难美满了,一山难容二虎。
主人失势,3000门客一哄而散,上中下三舍一扫而空,只有两个篮球架孤零零地立在广场上。孟尝君回封地薛城,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跟着,冯驩为他赶马车,一路上垂头丧气,感慨世态炎凉,人心似水。离开薛城还有50里,突然换了景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薛城人民箪食壶浆,欢迎仁义之师。孟尝君大感意外,眼眶湿润了,他对冯驩说:这就是德,我丢了很久,您给我找回来了。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
只要他一天不收租,人民就说他一天好,哪天他活不下去,要找人民帮忙,那真叫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人毛也找不到一根。
冯驩说我有办法让主公卷土重来,您给足我路费。此时的孟尝君对他言听计从,要什么就加倍给。冯驩衣着鲜亮,豪车快马,还换了一把剑,拔出鞘,闪着蓝光。他一路迤逦到咸阳,拜见秦王。秦王热情地接见了他,冯说以前的误会都过去了,如今他被齐王废了,心里怨恨齐王,大王若能聘请他来秦国当宰相,以孟尝君的号召力,一定会为秦国做出大贡献,齐秦是雌雄之国,得孟尝君者为雄国,雄国得天下。秦王坚定地说:秦国要做雄国。
(七)美女傍大款是生意
最初秦王还有点尴尬,经冯驩的游说,就自然了,转而喜悦,多嘴的樗里子已经去世,没人再来撬反边。秦王是个没主见的人,任何意见他都听,于是派10乘马车(1车4马为1乘),带黄金百镒(yi,20两为1镒),浩浩荡荡去薛城接孟尝君。
冯驩告辞秦王,说先回家通知孟尝君做好准备,一出咸阳就赶去临淄找齐王,说:秦王要来接孟尝君去做宰相,使团就在路上,孟尝君不去则已,一旦去了,则为秦国尽力了。秦齐为雌雄之国,得孟尝君者为雄国,雄国得天下。
齐王说冯先生:你等等,雌雄的事先搁一搁,你权且住下,过两天寡人再找你议。
齐王比秦王理智,不会心血来潮,他马上派人去国境上观察,证实一下冯驩是否在忽悠。不久得到确认,秦国车队入境了,齐王不再迟疑,立刻派人去薛城跟孟尝君道歉,请他复职当宰相。秦国人白跑一趟,灰溜溜回家,秦王意识到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孟尝君的3000食客都回来了。孟尝君对冯先生说,我平时对他们那么好,可我一落难,他们就弃我而去,也太势力了吧!他们敢踏进我的大门,我就啐他们。
冯先生说:何必呢?岂不闻富贵多朋,贫贱寡友?这是人性,不要和人性作斗争。我们早上去赶集,侧着身子从人群里挤进去,一到晚上,人人都甩着胳膊调头走。什么原因呢?早上为了抢时鲜货,自然急着进去,晚上都是落脚货,当然急着离开。
再比如美女傍大款,美人看中大款的钱,大款看中美人的色,各有所需,资源互换,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一旦大款破产,美女就跟他拗断,去谴责她势利吗?反过来讲,美人毁容了,大款还稀罕她吗?一方没了资源,就失去了交易的本钱,这个买卖自然终止,在商言商,不讲交情,只论规矩。
做人也是一门生意,就看你有多少本钱咯,多少本钱做多少事,按钱论货,丰俭随意。你有本事就一直做宰相,做一天就有一天的呼风唤雨,每一天都能朋友遍天下。
小冯我贪得无厌,您却不赶我走,还优待我,为报答您,我为您效劳,你之前舍,现在得,你我说穿了也是生意。至于那些门客,劝您还是一如既往地待他们,既不要比以前少,也不要比以前多,该咋样还咋样。
孟尝君说:谨受教,胜读十年书啊。不过要纠正一点,你我可不是生意,是交情。
孟尝君一面在齐国当宰相,一面里通外国,冯驩说这叫狡兔三窟,多给自己留后路,孟尝君一直痛恨秦王,那件袍子打水漂了。他联合楚国、魏国、赵国,一起攻伐秦国,把秦国势力赶进函谷关,多年不敢出头。孟尝君威震七国,后来,他和齐王又不对付了,他们的交情像新买的马桶,只有头三天是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4495/2a90144cfdc71fdc.jpg)
孟尝君有了三窟,腰板很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去了魏国,还当宰相,然后调过头来对付齐国,带领门客和魏国大军,配合燕国的乐毅,打下祖国70座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孤城,在残风中摇曳。有个成语叫“毋忘在莒”,就是提醒人民不忘记亡国的痛,齐湣王死于非命,齐国从此一蹶不振,一切全赖孟尝君这个带路党。
尾声
孟尝君仗义疏财,对手下人像春风般的温暖,他们都死心塌地跟着他,以他马首是瞻,以他的好恶为是非标准。孟尝君成了著名的国际教父,跑到哪里,哪里就掀起一股狂飙,谁对不起他他就肆意报复,他对齐国下手,一点不比对其他国家手软。拥护他,可以活得很好;反对他,只能死得很惨。后来上台的齐王看到孟尝君怕了,求他手下留情,说祖国永远欢迎他回来。孟尝君叶落归根,回到薛城老死,一直过着幸福美满,人人尊重的生活。
孟尝君,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一辈子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把天下大局玩弄于股掌间。他眼里没有道义,没有信仰,终其一生,他只为权力而活,只为利益而争,且不择手段,乐此不疲。无限的权力,让他成为真理的化身,人民敬仰他,而一旦失去权力,他只是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一个无人问津,再平凡不过的人,任何当权者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