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继续阅读了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一书。
对于经典之书,对待其态度就得拿出十分的尊重与理解。冯老先生的这本书就让我有如此的“感动”,我不得不放慢阅读的速度,甚至拿出笔和纸,一有点小小的心得体会就记录或者是摘抄下来,经典的书籍就应该拿出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的。
而在我读冯友兰老先生的这一本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我频繁的有此种感觉。
今天我依然选择的是,先看那些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章节来读。此所谓“跳读法” 。
昨天我看到了《中国哲学史》之老庄哲学的后半部分,当然冯老的解读亦是十分的精彩,余音缭绕,当也让人受益匪浅。
在讲到老庄哲学这一哲学派别中,冯友兰老师采用了“例举法”来表现老子的思想,其间引用了大量《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的原文来作为例子来注解。因为依着冯老师的观点,要研究中国哲学史,必然要言之有物,某位哲学家所说何话,出自何处,以及何时等等,这些都是经过非常严谨的古人著作来加以佐证的,而不能只是道听途说。
从以上冯老先生的观点来看,不得不佩服其求真务实之精神,以及扎实精准的哲学理论功底以及跨越中西方圣贤先哲的博采众长之处,也使其大家风范,油然而立!
回顾一下老庄哲学其实就是一种顺应自然之道,无为而有为。原来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思想,皆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并且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还着重论述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以及祸之福之所依,福之祸之所伏的古老道理。
是谓:当一事物发展到了极致的时候,必然会走向其相反的一面,或者说其对应的一面。比如说,一个人过度的去纵欲或者是过度的奢侈,或者是过度的做某样事情或者有某种欲望,那么都会造成物极必反的结果,由此也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有度,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没有欲望或者是不能够去做一些自己很想去做的事情,而是说要掌握好一个度,方才能长久才能恒远。
另外我在冯老先生的这部经典的哲学学术著作的开篇几个章节中了解到,原来中国人包括我们的先哲们历来都没有著书立作的这一传统,所以说导致后面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落后了西方很多,但其实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级影响,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呢?
因为中国的先哲们自古都是讲究实际的价值,而非形式上的价值。这看似是没有形成系统又复杂的哲学研究之论述,其实只是没有那么的形式化而已,但看中国古代出了那么多世界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从他们的哲学理论或者是哲学流派在全世界的影响来看,其实是不亚于西方哲学的,可说是东西方哲学各有千秋。
说到底,冯老先生是要告诉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然说在哲学这一类别上面,看似没有形成十分具有能够推断的、比较完整的、完善的、科学的这样的一些系统性的著作,但是我们的历代伟人先哲们,早已经把这些需要用文字来论述和推断的一些哲学思想,来更多的通过实际行动去“检验”它们。
中国的先哲们历来奉行的就是”内圣为王”,主要就是让自己的修为方面向圣人看齐,甚至能够达到圣人那样的高度来作为君子的修身养性之极致之道,这是区别于西方哲学的一大根本的原因。
我们的先哲们并不是很喜欢著书立作,他们更喜欢去实践、去尊崇先哲圣人之道以期来达到“内圣为王”的宗旨。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人讲究实践出真知,为什么都倡导大家要去理论联系实践,我想这也是有非常源远流长的古代先哲的文化和哲学之根基在里面的。
今天有幸继续阅读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这本著作,真的是让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同时如果能够很好的举一反三,那就是一种于无形之中的教诲了吧。
明天继续阅读冯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之《易经》及其相关的哲学派别。
相信经过冯老先生的精彩的注讲,能够对《周易》这本伟大的著作有一个全局之观。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周易》于我而言就像是一部天书般的存在,但我相信,经过冯老的解读之后,自己也能够有所收获,能够略懂略知其一二亦足以。
今天由着“大学客咖啡馆”即将关门歇业之际,甚觉意犹未尽,故匆匆翻阅了一点老师关于《易经》的小小章节和段落来聊以慰藉。原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易经》就是周文王和伏羲--我们的先皇始祖所著,后经孔子注解而成,但是看了冯老的解说之后,才恍然大悟!
其实《易经》这本书应该叫做《周易》,因为伏羲并未发明八卦,这仅仅是古老的传说。实在周代以前,都是没有八卦的,周代以后才有了八卦,周代只有卜,而周文王之后才不断的有对此颇有研究和造诣的高人们共同注解和丰富完善了《易经》这本书。
这么说来,实《周易》的作者应该是远不止两三人的,而是集先人的共同智慧而不断丰富的一本著作,只是经过孔子以及儒家之学派的一些发扬、推演注解,并加以引申,才把《易经》这本书的整个思想性拓展了,所以才有后世深刻的影响的。
那么,明天,我将会继续读到:冯老关于《易经》的一些后续精彩的讲解,以及怎么去更好的理解和看待《易经》之中的深刻道理?同时思考,为何儒家以及孔子他们的学说能够在我国形成最为深远的影响?
明天我会继续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中国哲学史》这本经典之作。
期待明天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