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这个词汇越来越受人欢迎了,因为会共情的人,通常代表着情商高人缘好会办事。
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就是换位思考,看见对方的情绪,体会对方的感受,并针对对方的需求给出让对方舒服的反馈。
共情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练习,学习共情,最好的时间是在7岁之前,当然7岁之后依然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提升。
那如何在沟通中共情呢?
首先要看见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的感受,满足对方的需求。
比如在你出门之前,孩子问你,妈妈,你几点回来呀?
你告诉他:宝贝儿,你是不是着急让妈妈早点回来?妈妈办完事大概要到十一点钟,知道我宝宝想让妈妈早点儿回来,妈妈一办完事就赶快回来,好不好?
这样说话就是在共情孩子,因为没有小孩子愿意让父母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可能他希望父母可以永远陪着他。所以妈妈看见了他的着急,并且告诉他会尽快回来,就会让孩子感觉被爱,有安全感,就是在满足他的内在需求。
其次,通过潜意识共情,学着“穿对方的鞋子”。意思是要尽可能和对方保持一致。比如和对方保持一致的语速或者类似的肢体语言。
脑科学研究表示当你保持和对方相同或者类似的姿态和姿势的时候,对方就会有莫名的熟悉和亲近感。或者找出和对方的共同点,比如老乡、校友,或者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