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题记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她生命运多舛,几经伤心事,却依然能点亮那抹余光,照耀整个宋朝。
那几年,她还依旧是一位妙龄少女,豆蔻年华,她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踏雪赏梅的闲情逸致,赌书泼茶的高雅情趣,似青春年少里少女的情怀,尽心欢笑,无多牵绊。惶惶之间,岁月也过的安然、自在。
那一年,她“倚门回首嗅青梅”,从此,她的一生尽为这枝“青梅”梦牵左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谦谦君子翩翩而入,把李清照满满的少女心牵勾,对眸的瞬间似乎已确定了一生的永恒。
那些年,他和“青梅初见”的赵明诚结为连理,两人生活甜蜜,不时对吟诗书,不时共赏梅开。同撰诗书,携手半生,她依旧笑容灿烂,似儿时般天真烂漫。或许正是这种无忧无虑,惹得他人羡慕。生在这人世间,总要尝一尝酸苦,历一历悲离。赵明诚入官的十几年里,习惯身边有他的李清照,日子过的孤寂、伤心。“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她是一介女子,她只是想在这乱世之中寻个安稳的生活。
这一年,她独自一人去寻赵明诚,沿路的坎坷艰辛,怎换来他的初心已改、盟约作废。李清照自然是承受不了这些的,她也曾试着挽回过自己的婚姻,他们的关系也曾得到过缓和,奈何天将人亡,疾病缠身的赵明诚终是离她而去,独留她一人承受这世间的种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一语道尽了多少心酸、无奈。她累了,真的累了,乱世飘泊,家国破碎,这一担又一担的沉重压在她的身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亦想童稚如曾经:“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只是朱颜改”。她多想“人生若只如初见”。“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经过张某一事,她终究是明白了何谓“花落宫廷错流年”。
这时的她已不是闺中儿女,情思悠长,她更多的是心怀家国天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亦是豪放派词人的楷模,她的一生尽是传奇。她的词作刷出了文坛的新高度,她亦成为一介才女、名流千古。
若为男儿身,她定能成为一代将领、安定家国。身为一女儿,她亦用她的利笔指点江山、激励后人。
她这一生以独特的方式点化众人,更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后世。她这一生的故事须尽一世慢慢领读。 莫要计较得失缺憾,她是当之无愧的才子、女中一流。
易安居士,愿你来世淡云流水,心灵所及之处,皆能安置你,化作一点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