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随笔散文人生故事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作者: 僚片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8:05 被阅读30次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自打莫言老师获得诺奖以来,说句实话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是没有看过几部的,只能说明自己是个伪爱好者。看过与没有看过那些大作的多少,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莫言老师的获奖,让我有意识到要关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近些年来)上的地位。   

          关于诺奖的分量如此之重,所以一定要比较周全的了解一下的。诺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自1914年以来,历届被提名的作家(应该说因中国题材作品的作家),总共有14人,因为当中有两位不是中国国籍的作家,他们分别是1934年离开中国,返回自己祖国的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此小说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回国两年后被美国提名,就不能算是中国籍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第二个便是高行健,1988年,开始在巴黎郊区巴纽里定居,直到2000年10月12日,高行健作品《灵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这两位只能说是中文作家,按国籍也不能说是中国的作家。

      包括莫言在内(2002年被提名,并获奖),其他被提名的情况分别如下:

    1/辜鸿铭,1913年获提名(文化著作),未获奖。

    2/林语堂,1944年及以后(如1975年)至少4次,以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获提名,未获奖。

    3/老舍,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准备把奖颁给他(长篇小说),但因他已逝世而未授予(当年最终获奖的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4/艾青,1984年及以后曾多次获提名(诗歌),未获奖。

    5/巴金,1984年及2001年曾获提名(长篇小说),未获奖。

    6/沈从文,1987—1988年曾获提名并有可能获奖(小说),但因他已逝世而未授予(1988年最终获奖的是埃及作家马哈富兹)。

    7/钱钟书,80年代曾获提名(长篇小说《围城》),未获奖。

    8/北岛,曾多次获提名(诗歌),未获奖。

    9/余光中,曾多次获提名(诗歌),未获奖。

    10/李敖,2000年以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提名,未获奖。

    11/王蒙,2000—2005年曾多次获提名(长篇小说),未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奖给这三位因中文创作,中国题材而获奖的颁奖词这里也分别备注如下:

    赛珍珠“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高行健“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奖提名是在每年的9月份,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评议决定将要获奖的名单,这里我只想说次年的事,所以以上所述的这些,是给自己加深个影响,了解一下历届中国诺奖上交提名情况是怎么样的。

      说道第一个被提名的辜鸿铭,此人被西方称之为可以不看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但是不可不看辜鸿铭,此人被号称"清末怪杰",揶揄一下他是“茶壶文化”的缔造者,。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针对这样的一个人,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张中行这样评价:如果说这位怪人还有些贡献,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举世都奔向权和利的时候,他肯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能这样做到的人,一定是清高的,顽固的,有忠一的人,虽鄙人有对满清不认同非我族类,但对这老爷子我是喜爱的,爱他就跟自家爷爷那样有好感,虽然都是未曾谋面,喜爱也是必须要有的。他只是保皇,但不阿谀,这一点也是他骨子里的纯粹使然,这又叫我不得不叫声爷了。享有“辫子教授”的雅称,前些日有写到我的爷爷也是有辫子的,还要比他持久的长,一直保留到解放后的,正如他有“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反唇相讥嘲笑他的学生那样,与其给别人寻死觅活的去找,倒不如递给实实在在的辫子,反倒会让抓辫子的人棘手,不敢怎么抓了,但也都是侥幸寿短,没敢活到1966那个年份,此话不多谈,多了就显得累赘了。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这张照片,咋一看袁世凯真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思)

      辜鸿铭是1913年被提名,我特别再次提醒的是1913年9月份,瑞典徵求提名的邀请函发出,请各国主司文化的部门务必于次年二月十五日(常规不得例外),提供名单。为什么么要提到这个,我觉得这里头一定是有事的,而且这个事能反映当时民国的文化状况,值得我这老爱刨根问底的拿来挼挼,挼着挼着就挼出点意思了。

            袁世凯在这期间,顶着陈炯明"广东独立"的压力,在1913年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1913年占领南昌9月1日,张勋武卫前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取得镇压国民党“二次革命”胜利后,那武夫还是很注重文化的,或许是为了欢庆胜利,他有注意到文化的可用性,可这文化也是令他最为头疼的。他于1914年3月2日,袁世凯公布《治安警察条例》,禁止政治结社及同盟罢工,规定学生不得政治结社,也不得参加政治集会。这个期间也正是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上报提名的日子,也就是说他已经在提名的邀请函上,有他的同意和看法的。可转眼到了4月1日,袁世凯公布《报纸条例》,限制言论自由。哈哈哈,我笑死了,真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笑的有惊吓了家人,跑过来以为我得了什么失心的癔症,我告诉家人允许我笑笑,虽然有些不合时宜。至于我笑什么,内人是很难理会的。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至此我看出来了,辜鸿铭的被提名,无外乎是袁世凯看中了辜鸿铭的中西内外的名气,为自己的胜利重重的抹上一道文化祥和的色彩,二来辜鸿铭有保皇派之称,又能为将来的复辟积攒点文脉,宣传鼓吹自然是少不了的,当然辜鸿铭如能不能做到,如三国的陈琳那样再写个檄文,名正言顺的让他上位,那还要看辜鸿铭能不能再10月十五日得了诺奖的颁奖词后的心情,至于得不得奖,那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笼络文人能为其所用。

          真正悲催的,在我看来不是袁世凯八十三天的夭折,而是辜鸿铭,他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惊叹,贯通中西,对于权和利大喊“危险 危险”的一代汉学大家,终也逃不过被人暗地里利用的枷锁套牢。才有了保皇派的他在1916年6月间,请来戏班子美美的高兴了三天的事儿,辜鸿铭能这样,足见他保的不是皇权那个位儿,而是一种文化,能有这样的行为,他是不保守的,骨子里有进步的,也是值得被提名的,也只能以堂会的形式自个孤高的乐呵乐呵。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不论是辜鸿铭,还是1944年被提名的林语堂,从他们的被提名和他们的作品,都能看出当时的文化的主流是什么,什么人被提名也代表了当时权利机构的一种心态,和权力机构的文化阶层,这里说的文化阶层不该是书本上说的有阶级性的那种,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所追求和将来要走下去的趋势。(纯属个人观点,不值得有不同意见的的一股子洪水过来,鄙人只是拙见,资料掌握如有不实之处,就当是写给自己把玩的。)   

            辜鸿铭我是有痛的。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关于老舍,沈从文的没有获奖我真的不想说什么,我也觉得有痛的。

          直到1984年,1984年,1984年,建国三十五年后,文坛再无能文,诗人艾青被提名。我绝对没有对艾老的作品,以及对老人本人有一丁点什么不尊重的意思。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而是对中国的文学断层得如此厉害,感到心痛,三十五年啊,一代文豪们的痛啊,文人跟掌握文脉的大师去哪儿了?远在大洋彼岸的朱光潜,他老人家有过这样对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的一席之地的评价,大概意思是中国对世界文学的最大的贡献,也是以后再永远不能超越,只有唐代的诗歌,唐代的是诗歌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大概是这个意思。如是当时读过朱光潜老师《诗论》的,还有就是真正理解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规则的,断也不可能以完全不能超越对世界文化,已经做出伟大贡献的作品的作品,当打麻将一样推到了胡了,再来的想法。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我痛于那三十五年间没有力作。三十五年啊。舍老作品大都在民国写的,后来没怎么写,跳了太平湖。沈老的《边城》也是民国的写的,后来也再写,搞服装去了。

      人要是能不不得已,其实是要冒生命危险的,所以沈老有了善终。再有就是钱钟书《围城》也是民国完成的,我想巴金或许是红色作家的原因,都没有获得诺奖。其他的如北岛、余光中、李敖、王蒙这几位前辈,我要秃噜说出个什么敬重的话,若有要被他们的后人,也许是本人寻我喝个酒什么的,我怕是真的要醉了的,打打诨语,万勿见责啊。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疼就疼吧,不就是个写字的事吗,咱又不是没有人得奖,虽然好些个国家得了N次,咱有五千年的文化当后盾,拿个奖那不跟在自家菜园子里拔了个萝卜一样简单。哦哦,差点忘了,再过些日子又要到提名的时间了,就是冬季要来了,在国内冬天温棚里的萝卜是要喷洒激素的,那瑞典人口味高。人家要的是整个国家的菜园子,都不用激素的那种,且全民都能享用的那种萝卜,不是特供,人家眼尖,再怎么弄,也不稀罕你那点特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人家不比咱这样有点钱就烧包,人家也有钱,只不过不是任性,人性多了一点点而已。

    ----- 2018.8.20刨根问底栏目组特约,写给自己(未定稿,待修)

    支持原创      拒绝盗版

    图片选自网络    鸣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痛〔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nl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