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容孩子吃饭上,你是喜欢用“小老虎”形容他,还是用“小猫”呢?
我所听到的,见到的,有些家长,一直为孩子的饮食发愁,说,怎么搞的,我们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
不吃饭自然不长个头,这个个头,和遗传有关,但也不一定有决定性关系。我有个朋友,不到一米七,他的儿子一米九,别怀疑那孩子不是他的——爷俩长的像得很。他说从小到大,他儿子从不挑食,他也从不给孩子挑食的机会,就是家常便饭,逮什么吃什么,孩子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吃什么什么香。
其实,饮食习惯是会互相感染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做大人的,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挑食,把普通的饭菜,吃得喷喷香。
孩子在早期,对于食品的选择,是没有好吃和难吃之分的,主要就是家长和环境的引导。比如,你对着孩子说,什么东西不能吃,太难吃了。那么极大可能会导致他今后对这种食物不感兴趣。
孩子小的时候,在可以自行饮食的情况下,大人们应当给予他们自行进食的机会,不应当对像喂奶一样百般照顾,一口口的喂孩子,一句句的央求,因为时间久了,孩子认为他的饭是吃给你的,是有条件的,一旦形成了习惯,再改就晚了。
当年,女儿八个月断奶,送到我父母那里,他们就用老式的办法带,等我们回家一看,孩子胖嘟嘟地,吃东西跟小老虎似的,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棒子面糊糊。最要命的是,吃完了,还张牙舞爪地,于是我妈又喂了她小半碗。,
可能,现在某些小家长,若是看到亲奶奶给孩子喝粗粮糊糊,估计会不高兴。我们却没有,都是穷家出来的,不觉得糊糊不是好东西。
孩子在三岁多接回来,那时候我们很忙,早出晚归,孩子就放在家里。买些点心放在茶几上,这一上午你就不用管了。人的自立能力是最强的,她饿了自然会去抓着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她也是知道的。你只需注意的,是告诉她,什么可以碰,什么不可以碰,这是安全问题,安全比吃什么重要的多得多。
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女儿最让我们省心的事情,就是吃饭。高中时,每天早晨不到六点走,晚上十一点才到家,关于吃什么,从来都是“啥都行”,每顿饭吃饱了就是饱了,从不加餐。
有几年,我在学校门口做生意,发现有些孩子,放学不走,站着等同学,然后一块涌进小百货里买小食品,站在一起交换着吃。那些食品,袋装的,说真的,全是垃圾,是用浓烈的刺激原料制成,没营养,刺激味觉。常年吃那些东西,会产生味蕾麻木,正常的食物,就会吃着不香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饭,还以为孩子得了病,其实真正的原因他们并不知道。
这些垃圾食品,全是面粉加调味剂做的,高温几百度之后,毫无营养价值可言。
还有一个,每到夏天,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去吃路边烧烤,说真的,那个东西,从肉到辣椒面,没有一样是合格的。另外,街道上的空气、粉尘污染,在晚上你是看不到的!
孩子吃完正餐,要问他吃饱没?如果回答吃饱了,那么收拾餐桌,再不许动筷子。这次贪玩没吃饱撒谎说饱了,你不许他再拿筷子,下次他就知道饿的滋味,这是个要狠下心的决定,要坚持。
孩子的健康饮食,其实意义长远到不能再远。这涉及到今后,等我们老了,死了,我们的孩子能不能也正常到老。是的,现在的食物安全性确实不高,隐患无处不在,但能避开的,还是应当积极避让,反之,在食物已经很不绿色的现状下,再不能正确引导孩子,还给他们一些垃圾中的战斗机吃,今天一袋这个,明天一袋那个,孩子吃得喀吧脆,还以为你在疼他,其实呢,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是你亲手断送了他的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