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世界的剧作家里,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著作四获普利策奖,兼有诺尔贝文学奖加身,奥尼尔是美国当之无愧的一流剧作家。
1941年,他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四幕戏剧,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他并没有拿去发表,只是给几位密友看后,便把手稿和拷贝封存在他的出版商Random House和耶鲁大学图书馆,声明剧中人还活着,要等他死后才能出版。1956年,即他死后三年,他的遗孀准许出版这部戏剧。书还没有在美国公开发售,根据剧本排演的戏剧已率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剧场首次公演。
这部剧本为奥尼尔拿下了第四次普利策奖,并一印再印。到1989年,已经重印 61次。在1989年这一版中,修正了一些前面版本中失落的段落和文字,成为最新版本。
故事恰如书名,是一段从明朗的早晨一步步走向黑暗午夜的漫漫征程。
一开场,我们先看到温馨的一幕:蒂龙家消夏别墅充满文艺气息的起居室,风韵犹存的母亲玛丽,上了年纪但仍然气度非凡的父亲詹姆士,两个人恩恩爱爱开着家常玩笑。两个儿子仍然在饭厅说说笑笑,上得场来,三十三岁的长子杰米显得玩世不恭,二十三岁的埃德蒙略带病容。
从这里,这个家庭的病态开始展露端倪。开始,似乎问题只是埃德蒙可疑的咳嗽,接着,似乎是詹姆士与杰米父子俩的不相容,再往后,母亲玛丽也行迹可疑。一步一步,整个家庭陷入古怪的猜疑、忌惮中,一时彼此怀恨、指责、谩骂甚至动粗;一时又悔恨、拥抱、请求宽恕。陈年的往事一桩一件被提起,如抽丝剥茧一般,我们看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扎吗啡的母亲,酗酒浇愁的父子三人,相爱却不般配的怨偶,养育一对总是在逃避的、不成器的儿子。四个人各自使出全身之力去爱对方,却又总是狠狠地在对方最敏感的地方插上一刀。每个人都渴望一个温暖的家,但却从来没有得到。每个人都挣扎在无法摆脱的宿命里,人生好像一团迷雾,他们看不清自己,看不见未来。
这个故事是奥尼尔自己家庭的一幕。奥尼尔的父亲是过气的名演员,母亲有毒瘾,哥哥是酒鬼,他自己在1912年,也就是这个故事发生之年得了痨病,被送进了疗养院,他正是在那段时间,大量阅读,正式走上戏剧写作之路。
病态的家庭背景一直是奥尼尔心中难解的痛。在妻子Carlotta的支持和鼓励下,通过这部戏剧的写作,他终于得到了救赎:
write it with deep pity and understanding and forgiveness for all the four haunted Tyrones.
以深深怜悯、谅解和宽恕的心情,写蒂龙一家这四个饱受折磨的人。(乔志高译)
奥尼尔是个讲故事的好手。初读这本书,有很强的悬念感,当知道所有的真相后,重读又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到令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前提是你能承受得住那无边无际的绝望和无助,能理解作者深沉的悲天悯人。但凡有过与亲人相爱相杀体验的人,一定能从这本书里找到那熟悉的爱与痛。也许,这部救赎了奥尼尔的作品,也能让你得到救赎。
But I suppose life has made him like that, and he can't help it. None of us can help the things life has done to us. They're done before you realize it, and once they're done they make you do other things until at last everything comes between you and what you'd like to be, and you've lost your true self forever .(Act II Scene One)
我想大概他一 生的遭遇叫他不得不如此,他自己也没办法。人生在世就是如此,有什么倒霉的事自己也毫无办法。有时候,倒霉的事发生了自己还莫名其妙,可是等到发生之后,你就不得不跟着做别的事。一误再误,弄到最后全盘皆输 ,什么事都不 是你心里所要做的,一辈子也回不了头。(乔志高译)
关于中译本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中译本有好几种,1973年台湾乔志高的译本译做《长夜漫漫路迢迢》,欧阳基的译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徐钺的译本《长昼的安魂曲》,王朝晖/梁金柱的译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因为人在国外,无法购买纸书,欧阳基、徐钺译本还未得一读。电子书只有乔志高和王朝晖/梁金柱的译本,后者第一页就有一处错译,也就不值得深入了。
仅就乔志高的译本来说,有三个小问题:
首先,这个译本是基于英文原版1989年的修订版之前版本,不是最新的版本。1989前的英文版结尾部分有几个整段的遗失,乔志高的这个译本也一样缺失了。
其次,关于书名的译法我不以为然,故事讲的是一整天从早晨到午夜,故事的前三幕都发生在白天,只有最后一幕发生在午夜,译成长夜漫漫就变成了整夜的故事了,显然不合原意。
再次,该译本前面有乔志高先生所著的《奥尼尔的自传戏》作为译者序,在这篇文章中,乔先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把这部剧故事的发生年1912年误做了1921年,因此算错了奥尼尔在故事发生时的年龄。
关于书名的中译
上面提到乔志高的书名中译并不贴切。相比之下,欧阳基的译名“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更符合原意,不足之处是失去了原文中 day与night两词的对立之意。徐钺的译名“长昼的安魂曲”算是译意了,虽然“安魂曲”这个说法与故事本身的情节不同,但的的确确符合奥尼尔写作的初衷,而且从意境上讲,这个译法很美,算是比较好的翻译。
我不自量力,将书名译为《白昼漫漫向黑行》。”白“与”黑“相对,从白走到黑也正是整个故事色调的走向。”信“和”达“应该是做到了,”雅“还是差了一截。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4829/2fd039a381bc3d6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