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1484/bfa56815874fa7b9.jpg)
好友请我去听音乐会。因为,自从琴台音乐厅建好后,我还没有去过呢,就当是开荤了。
1
路上堵车,好不容易,赶到琴台。音乐厅做得很气派,但是走到音乐厅大门,花了十几分钟。这个入口是哪个设计滴呢,真是不人道啊!要不怎么有个词叫——“中看不中用”。
人有三急,但是,票在好友手上,他还没有到。保安又极其严格,死活不让我进去上厕所。我第一次开始怀疑严格执法,是不是真的正确了!在演出即将开始的前一分钟,好友来了。谢天谢地!当然,第一要事是冲向厕所。
2
再回到音乐厅,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传说中武汉最高级的音乐殿堂。整体一看,很像教堂。天花板做成荷花图案,整个墙都是金色的,显得高贵霸气。
屋顶超大的吊灯,就是一个UFO。这个让我想起美国电影《独立日》。UFO上只有十来根很细的钢丝拉着,我和好友在担心,这些钢丝够不够结实?万一断了,那正下方表演台上的整个乐团就立马消失了。
广播员不停滴说:严禁拍照,严禁接打电话!可是,好友充耳不闻。不停在一旁,咔嚓,咔嚓。据说,会场管理员都很蛮横,但是遇到我好友这种不怕死地,他们也只好视而不见。
3
音乐会分三个阶段,第一段是法国话剧曲目《阿莱城的姑娘》。本来就忧郁的音乐,加之大小提琴的演绎,让人听了心情也开朗不起来。
指挥是新加坡籍华人,以前也是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大提琴手。可能她受大提琴的影响太深,喜欢这样沉重的感觉。我一直怀疑,是音乐厅的墙,把声音都吸走了。总有一种,声音没有放出来的感觉。搞得人憋闷了半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41484/97004fc14c4c67c5.jpg)
第二段是请的法国手风琴家演奏,武汉爱乐团伴奏。以为曲风会改变,结果,手风琴更哀怨了。听了十几分钟,被手风琴带到纠结的谷底,硬是一口气憋到最后,也没有释放出来。这两段听下来,我决定,以后只听欢快的曲子。欣赏这样累人的音乐,实在是生不如死。
第三段开始,法国风笛家,吹着风笛从观众席出来。引来阵阵掌声。因为风笛的悠扬,总算让人痛快了一下。结束后,指挥要求,他再加演几场。第一场加演是指挥拉大提琴和风笛演绎《梁祝》。指挥独奏大提琴比整个乐团演奏好多了。
4
一曲终了,指挥意犹未尽,还要再加一曲。此时,我们的内心是崩溃地。终于,观众席一个男童大呼:“妈妈,他们怎么还没有完啊?”“嘘。。。”还好,指挥听不见,风笛家听不懂,要不气爆了!
又一曲风笛版《我心依旧》。观众报以了热烈地掌声。这个热烈其实夹杂着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的高兴。这让我想起“内行听门道,外行听热闹”这句话。
音乐会结束了,可在场的观众也没有感受那么美妙。看来我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很不够啊!如果从小就能培养这样的艺术鉴赏能力的话,今天这场音乐会就能好好欣赏了。
~~~End~~~
文字:安娜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