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观看《金陵十三钗》时候,总会对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产生无法诉说的情感,那种酸酸的,苦苦的的感情充斥着整个心房,当时仅仅是觉得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美的,也是令人敬佩的,可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觉得他们很美,我除了随大流的说一下他们的英勇就义和牺牲品质,也不能够准确的说出来原因,后来在观看具体的影评时候,才明白了,自己之所以对他们产生如此复杂的感情在于她们身上的故事感,那种经历过世俗但又在某一方面不想的脱俗的世俗气质令自己着迷,也令自己想去探索。
《笑起来真好看》有一期节目,里面有吴谨言演出的一个小品,主题是“如果时间能够交易”,整部小品在阐述一个观点:如果时间能够交易,你为何不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拿去交易来换钱然后去享受呢?这个逻辑随着小品的表演逐渐的说服所有人,但当人真的没有时间的时候,却反过来想买时间,结尾时候吴谨言说了一句话:有些人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新华字典》,而我只是将我的人生活成了一张薄薄的宣传单。相比于《新华字典》,宣传单华丽而引人注目,但一眼过后,大家选择的依旧是《新华字典》。这应该就是有故事和没有故事之间的区别了吧。
不是有句名言经常被人提到么?时间是最公平的,你如何对待它,它便如何对待你。每一个人的人生时间大致相似,人生的履历却不一致,每一个人都曾品尝过喜怒哀乐,每一个人的背后都包含着深刻的故事。正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妇女在不断的整理盲道上的阻碍物之后,可能仅仅对她的品行产生了极大的赞同,但是却不会知道她曾经也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只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被一生诊断“三个月后会失明”,才致使她不断的蒙上眼睛锻炼自己的走路能力,虽然故事的最后是一个喜剧,她的女儿没有失明,可是当经历过后,她明白了盲人的艰辛和盲道的重要,因而依旧在坚持清理盲道障碍物,这个故事的背后起因是母爱,可终结确是理解。
如果在大马路上,看到一位似是疯癫而又清醒的乞丐时候,我们也许会对他的行动感到莫名和对他的状态感到嫌弃,可我们不会知道,这个人曾经也拥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只是从小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喜欢捡垃圾买书的习惯,仅仅是自己的习惯于理念与这个社会的主流观念不相符,因此才会出现不断流浪的状态,他仅仅是想认真的读书,认真的过自己想要的人生。这个人曾爆红于网络,而苦恼于爆红,故事的背后起因是人生理解,可终结却是虚幻的猜测。
如果自己开着车在马路上行使,偶尔停车后,面对着站在车窗外乞讨的人流,我们也许会对他们的脸皮佩服,同时对他们年轻力壮仅仅想依靠乞讨生存而鄙视。可如果当我们的汽车恰好在此时陷入路边的凹坑中,而被我们略带嫌弃的人用自己的肩膀将我们的车从车后扛起,而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丢失了自己的双臂,甚至在几天后的偶然机会中了解到这个人曾经因为在这里救人而失去了自己的双臂,我们也许会感到惭愧,以及更深刻的感激。这个故事背后起因是奉献,可终结于无奈。
人生的故事千奇百怪,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也要信命”,命运不知何时会和我们开一个玩笑,打乱我们日常的生活节奏,大部分的人会扛过去,扛过去之后便会早就现在的自己,那些意外便会成为自己人生背后的故事,而故事中每一个行为都像是被命运的双手推着向前走,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无奈,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权利。很多人期待自己的长大,在长大后又羡慕那些永远活在童话故事中的人,可真正的童话也许只是人心中的天堂,那里保持着我们最初的一颗红心,我们极力想在故事中保持那一丝丝的底线,最终成为了自己的原则,我们为这个原则牺牲了很多,所以它才更加不能够被打破。
就好像《金陵十三钗》中的每一位女性,她们也许曾因为职业被很多人误解,也许曾因为行为而被很多人不齿,可她们依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有所坚持,她们已经为了自己的坚持牺牲了自己的人生,自然会为了自己的坚持造就自己的人生。本身弱小的人,却拼尽全力保护弱小,这也许就是生命为什么总会闪闪发光的一个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