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创业有一条重要的法则:既要找项目,更要找师傅。
这个论断在在经管书籍里找不到,
它是李济安创业的实际历炼心得。
既要找项目,更要找师傅。——是句大白话,没必要太多理论铺陈。为了更加通俗易懂,引用一个妙趣横生的创业故事就可以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家不远处的商业街上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王记”,另一家叫“张记”,相隔一段距离。
一开始,“王记”的生意比较好,为啥?因为人家的豆腐做得很扎实,口感好,给的量也足。“张记”相形见绌。
一天早上,
我起床晚了,王记的豆腐卖光了,我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
正吃着,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不语。我接着说:“你怎么不学学人家王记呢?”老板接茬了:“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道:“我是我,为什么要学他呢?”一句话,挺有哲理,但却冷了场。过了一会,老板若有所思:“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一个多月后,张记的门前果然有了变化,居然也排起了长队。我很好奇,遂排队买了一碗,一看,仍然是软软的的豆腐,稀稀的汤汁,吃起来,还是从前的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052/9b093d99e5c70d81.jpg)
一边吃我一边寻着老板看,老板挂着憨笑走了过来,我遽问:“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老板不紧不慢地说:“其实,我和王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可是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王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加入好几种骨头,再配上调料,再经过12个小时熬制而成的,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简而言之,就是师兄的豆腐做得好,我的汤熬得好,各有所长。”
我更加不解了:“那你们为什么不取长补短或者合而为一呢?”
老板顿了顿,下了决心:“说到这里,我也就不瞒你了。‘吃’这门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因此师傅特意让我们师兄弟分别学了不同的手艺,最后还传了我们一手绝技:分,当各施所长;争,则相互补镶。(这是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提醒大家重点关注的段落)”
看我吃完了,老板再次笑了:“要不要再来一碗?”我说:“不了,下次再过来。”
老板继续阐幽发微:“你看,我们师兄弟一直保持着默契,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长远地做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052/852f0c29ea347e6f.jpg)
老板的一席话听得我倒若有所思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流传甚广的商业段子:中国人和犹太人做生意的区别——犹太人开个加油站,生意好;第二个犹太人来了,附近开一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开一超市,于是该地段越来越繁华。中国人开一加油站,生意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也开一加油站,第三、第四个也如此。然后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分,当各施所长;
争,则相互补镶。
李济安创业暗呼:这个中国师傅太犹太了,不乏精湛的技术,还有卓越的智慧。
既要找项目,更要找师傅。
项目找得准,师傅找得狠。
平民创业者,
唯如此,我们方能少走弯路、快速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