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首发头条,文责自负

进了三九的边城冬天太冷了,每天零下三十几度的气温,真是滴水成冰。
早上,我刚把高粱米粥煮上,邻居周婶子掀开二大门的门帘子走了进来,问我:“春兰,你听到昨晚老赵家的哭声没?”
我说:“听到了,这又是咋了?是不是李老师又挨打了?”
“可不是嘛!听说是李老师给赵婆子盛饭,盛得满了,饭米汤溢了出来,烫了赵婆子一下,她就坐地上耍泼骂李老师一个不下蛋的鸡故意烫她,惹得赵老大拿起鞋底子抽打李老师。今早上我看李老师脸都肿了,一大早又在喂鸡喂猪给他们做饭忙了一大早晨,刚才去上班了。”周婶子一口气给我讲了老赵家昨晚发生的事。
“李老师多好的人呀,那么好的模样,还是大学漏子,在咱这做民办老师,还嫁了赵老大这个浑人,太亏了。”我应和着说。
周婶子哎了一声,说:“这都是命呀!她要是生个娃,也不能过得这么苦了。”
我气愤地说:“不生孩子又不一定是李老师的错,干嘛只怪李老师一个人呢!”
周婶子长叹了一口气,说:“她婆婆还揣咕她男人休她呢!这女人没个娃,就是在家站不起来呀!”说完,挥挥手走了。
周婶子走后,我不禁摇摇头。李老师的事,她自己不争取,谁也帮不了她。
从李老师被打后,老赵家安生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她家来了几个人,带来一个三岁的小女孩,说是李老师托人领养的孤儿。
李老师自从有了女儿后,每天很开心,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赵婉婷,还给她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赵婆子并不喜欢小婉婷,总说要个鸭蛋片子有啥用。
李老师每天在家除了做饭洗衣喂鸡喂猪之外,又多了一个照顾婉婷的活,但她一点都不觉得累。每天干完活,就带着女儿学认字。
在小婉婷五岁的时候,喝醉酒的赵老大怪李老师盛饭慢,把碗和筷子砸向了李老师。李老师额角被砸破了一道口子,筷子打在赵婉婷的脸上,婉婷的脸也被打肿了一条子。
这一次,赵婆子又给赵老大拱火,说:“儿子,你休了这个不下蛋的,妈再给你找个黄花闺女,给妈生个大孙子。”
赵老大看如今的李老师又黑瘦又老气,再也没有当初娶进门时的机灵和清秀,也动了离婚的念头。
他对李老师说:“你跪着给我认个错,我就不休你了,否则,咱马上去乡里换绿本。”
李老师说:“不必了,这日子我也过够了,咱们离婚吧!”
赵老大听李老师愿意离婚,立刻恼羞成怒地对李老师说:“离婚可以,把你要来的小孽种一起带走。”
李老师说:“好,婉婷归我。”
第二天,俩人去乡里办了离婚手续,李老师带着婉婷离开了赵家,去学校住。
赵婆子把李老师撵走后就开始给赵老大说亲。她怕离婚对儿子不好,就编排李老师怎么懒怎么不孝,还扬言说她就是个破梯田,长不出果子来。
李老师上街后总被人指指点点,说她有病,不能生养,还说她把老赵家耽误好几年,让人家绝了后。
村民的指指点点让李老师很烦恼,为了让大家闭嘴,她琢磨着自己赶紧找个男人。
村里都传她不能生养,那些没成亲的男子都不向她提亲了。她最后嫁了一个年龄比她大八岁的男老师。这个男老师姓穆,家里有一个女儿。
李老师觉得穆老师已经有了女儿,自己生不生孩子也没关系。于是,俩人把行李搬一起,请同事吃了一顿饭,就算成了婚。
李老师嫁给穆老师后,俩人遇事有商有量,俩孩子也像亲姐妹似的,一家人过得很和睦。
李老师与穆老师结婚后的第三个月,突然感觉恶心疲惫,穆老师带她去乡医院检查,才知道她是怀孕了。这回,李老师不能生孩子的流言算是不攻自破。
赵婆子听说李老师怀孕的消息,她开始慌了,猜想可能不生孩子是儿子的事。于是,她不再挑挑拣拣,给儿子娶了一个带着男孩的又高又壮的胖女人做了妻子。
赵老大新娶的胖媳妇姓范,叫范梨花,没有工作,是地道的农民。
别看范梨花长得高大粗壮,在家却没怎么干过活。赵婆子一支使她干活,她就来气,不给赵婆子好脸色看,整天就在家嗑瓜子,唠闲嗑。家里的做饭洗衣喂鸡喂猪这些活都成了赵婆子的。
每天冰里来雪里去的,赵婆子就生了病。生了病的赵婆子开始想念李老师的好。
赵老大下班看赵婆子生病躺床上,胖媳妇连饭都没做,就像以前一样边骂胖媳妇边拿鞋底子打人。可偏瘦的他不是范梨花的对手,反倒被范梨花给打得服服帖帖。
十个月后,李老师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把穆老师乐得天天合不上嘴。六口人的日子虽不算是大富大贵,但非常幸福。
有几次,赵婆子偷偷去李老师的大门外去看双胞胎。看到两个肉乎乎的胖小子,她就非常眼馋。
李老师和穆老师在孩子十岁的时候赶上国家民办教师全部转正的好政策,俩人都吃了公粮,还月月有工资拿。
村里人都笑话老赵家娘俩太作,把福气作没了,丢了西瓜捡芝麻。赵婆子和赵老大每天唉声叹气,真是后悔极了。
(原创文字,感谢点赞与留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