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落下帷幕,大四的学长学姐如释重负,而即将升入大四的我们则满面愁容。
曾经人满为患的图书馆和自习室,现在人去楼空。不过,我们这群大三的很快就会蜂拥而至。
这几天,宿舍连续讨论了关于考研的问题。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恨不得直接化身度娘,献出智慧锦囊。可惜,我懂得并不多,所以还是不要添乱了。
几个准备考研的室友纷纷讨论着要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要不要报班、报哪个班等等五花八门的考研问题。想报考那个著名985、211学校,又担心考不上;想报考专业硕士,可那个学校不招;想留在这个城市,可这个城市又没有合适的学校……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那该多么美好。
你都大三了,怎么还那么迷茫?今年大三,明年大四,很快就毕业了。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年纪,我们还是像大一、大二那样迷茫。与日俱增的是年龄,徘徊不前的是能力。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路在何方。
似乎我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总会遇见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选择,需要我们去面对。以前是高中文理分科,再到高考填报志愿,现在又是考研、考公、还是直接就业。我们总是会无能为力,想着和爸妈商量,可爸妈又把选择权交给了我们;想着向前辈请教,可那是他们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我们,最后做选择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二十多岁,成年人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
你都大三了,怎么还那么迷茫?畅销书作家刘同那句“谁的青春不迷茫”赫然在目。迷茫,似乎是青春时代的代言词。迷茫,似乎成了我们的常态。
大一,我曾斗志昂扬,想把生活过的丰富多彩。列出了一大堆计划,包括专业学习、技能证书、活动组织等等,写满了一个上进青年的野心勃勃和胜券在握。可是呢?第一天披星戴月,第二天就意兴阑珊。
大二,我决定痛改前非,觉得自己的大一学年碌碌无为,大二必须要有所作为。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的鸡汤,收集了一篇又一篇的干货。想着大二洗心革面,我还年轻,怕什么来不及。可是呢?听了那么多道理,看了那么多干货,生活依然像一潭死水。
大三开学之际,我力图不要重蹈覆辙,不要像之前两年那样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要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我们曾经那么急于求成,迫切希望改变自己迷茫的状态。一迷茫就去打鸡血,然后奋斗三天,又陷入迷茫,在迷茫和鸡血中循环。
如果一个人目标太多,他会显得焦虑。想要的太多,可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如果一个人目标不明确,那么他会陷入迷茫。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不知己知彼,怎么百战百胜?
听着室友们倾吐着各自的焦虑和迷茫,我面对考研又何尝不迷茫呢?我的迷茫之处就在于我究竟考研吗?通过考研提高自身学历和就业砝码?这比室友们的迷茫更为纠结,毕竟我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去。
身边的师兄师姐,推免上了名校硕士或是考研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最令我惊艳的不是那位直接拿到清华offer的学长,而是出身体育系辅修经济学最后却报送某省Top大学的法学系,今年通过了司法考试。他的研究生之路有点罗曼蒂克:本可以去浙大体育系深造,毕业后应该是名高校体育教师。
偶尔点开浏览了前段时间朋友圈转发的《考研,多努力三年,换来的是一生层次的提升》,我并没有多大触动,甚至不以为然。引导我们考研的,除了本身向往学术研究之外,大概就是本科学历贬值,就业趋势所致吧。建议我们考研的,大概是通过考研获利的人或者考研失利留有遗憾的人。
你都大三了,怎么还那么迷茫?你都大三了,怎么还那么迷茫?
当我们无事可做和欲望没有满足之前,我们同样迷茫,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害怕选择,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害怕失败,做不到全力以赴……
选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也需要强烈的欲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网友评论
若是你有清晰的目标,大可以勇敢去闯。祝明年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