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自译11-12章

作者: 奔跑的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5-02-11 09:57 被阅读146次

原文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根毂,正因为毂中间的孔洞,毂才能成为车的一部分。和泥土作为器皿,正因为器皿中间的空洞,才发挥出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成为居室,正因为有门窗,才发挥出居室的作用。因此,有,能让人可以加以利用,无,能让其发挥作用。

注: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2、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3、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4、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5、凿,形声。从金,凿( 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凿,穿木也。——《说文》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6、户牖:门窗。

7、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说文系传》

8、利,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收获谷物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引申义:收获谷物、得到好处。

原文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为圣人追求果腹而不追求感官的享受,所以去掉外表取其本质。

注: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

2、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3、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4、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5、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6、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7、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8、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

9、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

10、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11、目,《说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韩诗外传》心之符也。《礼·郊特牲》气之淸明者也。易说卦离为目。《注》南方之卦,主视。故为目。《书·舜典》明四目。《注》广四方之视,以决天下壅蔽。

译后感言:这两章说的就是有和无、内与外的对立统一。圣人取之于有,运用于无,追求于内,摒弃其外。表面上看去,这两章非常好理解,但是却在全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道的具体体现,用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对这最深奥的两个关系进行了阐述。

但是,这里的阐述都只有例子、只有结果,没有原因分析。这几句话看上去也很浅显,但是,老子一言一句不离根本,皆为道,毂、器、室,这三个符号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的特种,是人设计出来最常用的东西,行、食、居,这也更说明了道不远人,生活中一言一行皆可近道。

但是,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任何一项事物的存在,只是存在使用的价值,但是只有通过无,才能发挥作用。这和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理论在千年之后,进行一次握手。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自译11-12章

    原文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 《道德经》自译21章

    原文第21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

  • 《道德经》自译20章

    原文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

  •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

  • 《道德经》自译(1-2章)

    道德经已发布 道形声字。字从辵,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辵”指“行走”。“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

  • 《道德经》自译3-4章

    原文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 《道德经》自译5-6章

    原文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

  • 《道德经》自译7-8章

    原文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 《道德经》自译9-10章

    原文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道德经》自译13-14章

    原文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自译11-12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d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