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记忆中,上学时背诵过课文《兰亭序》,当年不过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完全未解“天下第一行书”所赋予的超越时代的经典价值以及审美内涵的丰富性。
简牍博物馆,观《兰亭的故事》特展。欣赏到众多与兰亭书法艺术有关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文人的风骨精神,更是中华传统艺术风貌与文化精神的延续。不禁会渴望了解兰亭、探寻兰亭,追溯兰亭文化的发展源流与传承脉络。
与历代大多数书法经典作品不同,《兰亭序》的文字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与共鸣感,边品读边去遥想先时盛景:酒酣耳热的书圣诗兴大发,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千古名作。直抒胸臆:“修禊事也,信可乐也”。
何乐之有?一乐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谓佳人;二乐为“暮春之初、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三乐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美景;四乐为“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真性情;五乐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可谓尽享感官之乐。五乐之趣,向之所欣。东晋文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以大自然为怀抱,集诗、酒、美景、艺术、灵魂于一体,新游、雅集,岂不乐哉!
而书圣在序中下段笔锋陡转,乐极生悲,叹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面对时光飞逝,出世与入世的形形色色、悲欢离合,痛灼之情与欢悦之情涌上心头交织在一起,却是透过诗酒品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在无常之中积极,在无奈之中沉静,饱含着书圣在乱世之中对生命的眷恋与热爱。
雅集在野,觞咏的文人游戏,给人最深的感受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回归大自然生命之初的原始状态,起着净化心灵的作用。这些参与的文人骚客,不论身份、地位,都以追求时代的自由,艺术的情怀而赴宴,摆脱了自身经历和角色给予的羁绊、束缚,每个人都怀着赤子之心,以诗、书法为载体,寄情山水,散怀山水。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当一个质朴的文人活动影响力经久不衰,称颂不绝,并作为一种时尚的文化现象被后人纷纷推崇,引发热潮时,它所孕育的深远意义,也就值得我们思索、借鉴了。
古往今来多少事,笑谈阴晴月圆中。在瞬息万变、喧嚣奔忙的城市里,总有温柔的心与你相知相守,饮酒、茗茶、赏花、吟诗、书会、闻香、抚琴、唱曲……,雅集兰亭,畅叙幽情。
兰亭雅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