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制定了一些目标计划,这个月没空,下个月再做吧;这一周的工作内容,遇到一些自己不擅长,不想做的,改天再做吧;正在忙乱中,同事来找你帮忙,等会儿再说吧。
结果就是下个月又推下个月,直到年底了还没开始做;改天再推改天,直到快截止了才不得不做;等了一会儿又一会儿,同事找了你一次又一次,还是没空做。
引起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时间还很多,还有一年,一周,一天的时间了,不着急。当加了截止时间后,不管怎么样,至少能在截止时间之前开始做,所以把截止时间适当提前一些,拖延也能缓解一些。
72小时法则就是将所有事情的截止时间都限定在了三天之内,任何事情,三天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不管是否能够完全完成。
这个原则和之前介绍的两分钟原则差不多,两分钟原则是指两分钟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打个电话,说句话之类的,不管当前在做什么都先去做。72小时法则是不需要当下先去做,需要根据事情难易程度和用时长短来安排到三天内完成。
首先面对一些简单的,半小时之内就能完成的,建议当天就给出结果,不要再推到明天。
自己正在忙,同事来找你帮忙,一般都是想着等自己忙完再说,结果就是忙完一件又一件,忙着忙着就把这件事情给忘掉了。到了第二天同事又来找你,又在忙,又重复一次,事情一直都没解决。
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说明今天下班前给出结果。有记录也能一直提醒自己,在两件事情之间有间隙就能先来做一做,实在是一直忙得没空,就只能下班后再加半小时来完成了。牺牲今天半小时,可以换来明天一整天没打扰。
很多时候工作效率差,就是因为经常被打扰,一直无法专心做自己事。将这些打扰的事,限定在当天完成,能够减少对明天的影响,不只拖延解决了,效率也能提高一些。
半小时内无法完成,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可以来拆分一下,把它平均分配到三天内,特别是面对一些复杂的,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拆分到三天内,每天只需要少量做一些,三天后也能完成。一直做不愿意做的事,就会一直想着拖,现在时间少了,反而会想着赶紧做完,拖延的几率反而更低了。
遇到更加复杂的,三天之内肯定完不成,无法结出结果的,像一些年度计划,要阅读100本书,要跑步100公里等。
这些事情三天内不只是把目标计划列好就行,还要在三天之内开始第一步,至少开始尝试一次。要读书了,三天内至少要拿起书来翻一翻;要跑步了,三天之内至少要迈开双腿跑几步。
尝试过后一种是可以体会到做这些事情的好处,从而更加愿意去做;另外是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做出调整。读书的时间不合算,跑几步就跑不动了,那就来重新安排阅读时间,将跑步改成快走。调整后,下个三天内再来尝试一次,最终才能找到适合的方法,才是一个好的开始。
总之任何事,三天之内要么做完,要么开始第一步,不能一直拖着,一直没有任何行动,这样拖延才能得到改善,效率才能提高。
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蚂蚁
成长导师,百万人气讲师
自律达人,坚持4点起床八年多,一年阅读至少120本
理财达人,每月2000,两年理财收益可达到10万
已出版:
《好好工作:个人效能管理精进指南》
《自控力:21天打败拖延》
《思维导图:简单、高效的思维整理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