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吃蔬菜也能预防骨质疏松?
膳食纤维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包括叶菜类蔬菜、水果、豆类、全麦食品等。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对健康饮食来说必不可少。英国《自然》杂志旗下的《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膳食纤维对骨骼也有好处。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马里奥·蔡斯(Mario Zaiss)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膳食纤维经过消化,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影响破骨细胞的代谢,显著增加骨密度。
首先,我们看一下骨骼的细胞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骨细胞,也就是形成骨头的细胞;一种是破骨细胞,它会吸收骨质中的有机物与矿物质,“破坏”骨头。举个例子,随着我们长大,骨头变长变粗,这就归功于成骨细胞;骨头变粗了,骨髓腔也会变大,这就要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了。成骨与破骨过程的平衡,是骨骼维持正常状态的关键。上了年纪的人出现骨质疏松,就是因为破骨细胞活跃,骨质流失加快。
在蔡斯博士的这项研究中,他们先给小鼠补充了八周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小鼠血清短链脂肪酸水平显著增加,而且骨量也明显增加了。通过分析表明,短链脂肪酸增加之后,导致骨骼降解的破骨细胞显著减少了。同时,骨骼形成的一些生物指标并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短链脂肪酸只影响破骨细胞,不影响成骨细胞。研究人员直接给小鼠喂了8周的高膳食纤维饮食,效果和直接补充短链脂肪酸是一样的。而且,研究人员还尝试给骨质疏松和关节炎的小鼠喂丙酸和丁酸,结果发现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总之,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补充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丙酸和丁酸,或者是采取高膳食纤维饮食,可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个不错的思路。
——李翔知识内参
热爱自由的英国民族性格
讲完上面“极端”的例子,我再给你说说日常生活中的英式自由。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相当较真。有位文豪说过:撒克逊人举止其实不斯文,但是,如果谈到公正和权利,那他们的态度就不能更严肃了!如果有个撒克逊人站在那,像站在水田里的公牛,阴沉着脸,两眼直直地盯着你,嘴里嘟囔着“这可不公平!”这时候,你千万得离他远点。
英国人对待公正和权利,总是动真格儿的。比起它南边大陆上的法国人,更理性。比起北欧人,更重规则也服从规则。可以说,英国人重视权利和自由跟守法是一回事儿,平民权利和自由的具体化跟他们守法的自觉化是同一过程中生长的。因为法律划定了自由和权利的边界,你想自由、觉得权利重要,就必须遵守法律。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英国人那样,法律深入骨髓,由此塑造了民族性格。
爱自由、守法、君主与议会共治,这些英国特性天然地融合在一起,很难切割分开。
我再给你举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例子。如果你乘飞机旅行,比方说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到英国的伯明翰。当你打个盹醒来向舷窗往外看一眼,你就能知道飞没飞过英吉利海峡了。英国的土地法在乡间是有清晰可辨的形象的。
要知道,欧洲大陆的土地基本被直线切割,有时也划分成条状。为了不浪费空间,地界通常用铁丝栅栏圈出,兄弟继承时这些栅栏可以迅速移动。也就是说,这些界限是可以改变的。
英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土地往往不规则,地界不直,甚至呈波浪形。有时一条溪流就是界线。而且土地常用种在地里的篱笆,或者英国西北部常见的干石墙圈起来,因为这些界线是永久性的。
这就是我们在飞机上看到的,由英国的法律塑造的英国风景。
因为财产不能被分割或共享,自然的边界就保持了原貌。一片被树篱划界分开的土地,就是一个产权长久的有安全的保障的世界。在英国乡间,树篱生成越久,越像是一道密不透风的又高又厚的墙,很多都生长了至少几百年了,真所谓 “自古以来”了!那些竖着的边界是说,土地不可在兄弟间分割,都是整块整块地买卖,由确定的产权期限保障着,运转不息。
今天,如果我们走在某块英国先人的私有领地上,想象这片土地18世纪的主人正在种植幼苗,花园里的道路数百年后还是数百年前的样子,该是多么奇妙的感觉!那些精心营造这片风景的园艺师们,当年就笃定,倚靠这个国家法律和它的政治制度,这些风景可以让孙辈的孙辈的孙辈代代享用。
这里可不仅仅是房产和花园,对世世代代的英国人来说,它们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自由、活力和安全。你再联想一下美国国父华盛顿,他为什么坚决不第三次连任总统,一定要回家打理他的家园,因为那也是他们的传统。而且果然,华盛顿庄园如今仍如当初风景如画。
总结今天讲的内容。我们讲英国式的自由,不是观念上的,它来自这个民族的生活传统。英式自由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二个财产权利得到极端保障。当然,如果你有机会从飞机上看到英国独特的地貌景观,不要忘记感受财产权对个人自由和社会生活的安排。不要忘记汉南说的:“财产代表着单个个体所享有的完全所有权,这一观念是讲英语社会所特有的。”
——刘苏里《063 | 徐爽第三讲:什么是英国式自由?》
有必要测试孩子的智商吗?
Dr. 魏
常常有人问我,该不该给孩子做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成绩到底说明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
假如你跟100年前的一个普通人去做智商测试,你觉得谁的智商会更高?
1.智商每年都在增加?
你可能已经听过智商(IQ)测试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儿童智商测试。
它会测量孩子的算术、词汇、理解、常识(比如长沙是属于哪个省份?)、类同(比如狗与兔子有什么关系?)等等认知技能。之后,把孩子成绩的排名跟同龄人的样本做对比。韦氏量表,把正常样本的平均值作为100,也就是说某人智商分数为100,表示他在同龄群体中处于中间水平,量表标准差为15,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智商分数处于平均值上下一个标准差之间,也就是85到115之间。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智商值不是固定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智商升高的奇怪现象。如果大家同做一套智商测试题,几乎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一代人比前一代人的平均成绩要高。比如,2012年美国人的平均智商测验成绩比1900年的要上升近30个百分点。
新西兰科学家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发现了这种现象。根据他的分析,至少在1930年以来,全球平均智商每十年上升大约3个百分点,有些地方可能更多,这就是所谓的“弗林效应”。
如今,弗林效应的强大性已经在各个国家的研究中被证实了。为了抵消这个现象,保证智商标准值在100点不变,测量人员要不断给量表“重新校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自推出以来,就被校准了四次。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孩子用最新的第四版韦氏量表,测出来智商是100点,处于普通小孩的水平;但如果你要给他测第一版的韦氏量表,他的成绩可能就是130点,变成超常儿童了。
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如果你跟一个百年前的人一起做智商测试,很可能你的分数会高得多。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给孩子做一个智商测试,看看他的智商了?
可惜,我要给你泼冷水了。
2.智商提高不代表智力提高
我认为,没必要给很小的宝宝测智商。很多人急着想给孩子测智商,一些教育机构、商业机构也开发出各色各样给宝宝测智商的产品。但是,智商测试这个指标在儿童早期,比如4~5岁之前是测不准的,因为它没有预测效应。对于成长发育极快的孩子来说,他3个月前测的智商水平和3个月后可能大不同。
其次,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不同。如果你去过幼儿园就知道,同一个班级里面,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壮,身体发育快,有的看起来很瘦小,发育比较慢。人的大脑也一样,大脑的各个区域以不同的速度发育,各项认知能力的发展速度也有强有弱,没有必要这么快给孩子贴标签。
况且,你无法从一个简单的智商数字里看到孩子全面的智力发展,即使是智商分数一样的两个人,他们的各项认知能力发展也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没有必要拿这个数字去比较。
第三点,还是用弗林效应做例子。虽然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智商分数大幅提高了,但这不代表人类智力完全升级了。我们只是在一些专项认知能力上有提高,人类的遗传基因没有突变,人类整体的认知能力、智力也没有增加。
换句话说,我们在智商测试中超过了老一辈,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变得比他们更聪明。弗林教授在2012年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的大脑是更现代化了,不一定是更聪明了。”
3.智力是什么?
好,我说了智商的提高不代表智力的提高,说到这里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智力?
在智力研究领域,最经典的理论是CHC 理论,将智力分为 “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大基本要素。当然,认知科学领域发展很快,斯坦诺维奇认为人的认知能力跟理性思维也有关系。这部分内容我以后会讲,今天先给你介绍“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随着我们在不同领域长时间学习、后天积累习得的技能和知识。比如我们祖先们打猎、耕种积累的经验,就是来自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传统意义上智商测验考察的能力,比如记忆、处理速度、逻辑推理这些核心能力。它关联到我们适应特定情境的能力。比如,面对新事物,你能不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找联系、下判断。
其实这两种智力都是我们适应生存的结果,我们要迅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来适应新环境。可见,智力跟人所处的社会需要的能力有关。
斯坦诺维奇注意到,作为考察人类认知能力的理论,传统智力理论没有基于人类心智的两种基本运作机制,即所谓的自主心智与反省心智。因此,斯坦诺维奇重新定义人类的认知能力,将其分成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三种。这就是斯坦诺维奇的三重心智模型。
其中,对于我们的祖辈来说,他们要解决生活中各种具体的问题,比如要知道怎么打猎、什么时候耕种,他们的具体思维更能适应当时的社会。打个比方,你要是问一个一百年前的人:“狗和兔子有什么关系?”他会告诉你“用狗来抓捕兔子”。他的问答会非常具体、务实,不是很自然地使用假设、归类那一套思维方式。
这道题要是拿来问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你,你的回答可能是:“狗和兔子都是哺乳动物。”因为,现代社会要求我们解决更多抽象的问题,我们上学的时候也要学习分类、逻辑、推理等等抽象思维。这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刚好跟智商测试要衡量的那种“智力”更接近。所以,智商分数不代表智力,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强大适应力,才是人类智力的真正含义。
4.培养适应现代或者未来社会的聪明大脑
想要培养出适应现代或者未来社会的聪明大脑,有几点我要提醒你:
重视教育的力量
有人问我,有必要在孩子身上花这么多时间,又陪他玩儿,又陪他读书吗?我小时候父母基本没怎么管我,我们老一辈什么育儿知识也不知道,不照样成长得挺好啊。
今天听我介绍完弗林效应,你应该知道了,我们祖先的智力来源于日常现实。但是,现代社会大不一样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人可以做更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且社会也对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百年前的老祖先很难做到。
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现在的家长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陪伴孩子,用术语来说,就是孩子的“童年期”更长了。
从跨物种的比较研究中,我们知道较长的童年期跟很多物种的学习能力相关联。童年期越长,孩子的学习时间越长,学习内容越庞杂。其实,教育本身就是延长儿童童年学习时间的一种方式。所以,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虽然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抽象、逻辑和假设思维,但是,抽象思维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对孩子而言,也是这样,这和他们大脑发育的过程是匹配的。
在小时候我们要给他们更多具象的思考,用实物做例子引导孩子理解。随年龄增长,要慢慢过渡到更加抽象的思维,多让孩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推理和思考等等高级的思维。
弗林效应在发达国家最明显,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人把重点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对科学、抽象的思维训练还刚刚起步。
具体怎么提升,我在提升STEM能力、创意脑的时候讲过了,欢迎你及时去复习、补课。
相信智力是可塑的
虽然智力受先天因素影响,但后天培养更重要。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仰赖后天学习而不是先天本能,能更大地提高智力。为什么呢?
大脑就像肌肉:你让它做的运动越多,它就变得越大、越复杂。所以,日常生活中你做了些什么、学习了什么都会对大脑进行重新塑造,比如你可以通过演奏乐器或从事某项运动来重塑自己的大脑。
当然,这不一定意味着智商的提高,但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你要把智力看作一个成长的、可以终身培养、塑造的过程。让孩子相信,智商分数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智力是可塑的。他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努力,实际上都会改变他大脑的样子。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很多人把智商和智力弄混淆,智力是个更广的概念,而智商是个比较狭隘的概念。
我认为,不要给过小的孩子做智商测量。我们要做的不光是要提高智商,也需要培养出更适应现代或者未来社会的宝宝。所以,我们更要重视教育的力量,让孩子相信,努力学习可以实质性地改变他的大脑。
《新科学家》| 这样运动更聪明
马徐骏
知识清单:
| 聪明的运动指南
今天我们讲《新科学家》杂志的封面组文《聪明的运动指南》,The Smart Guide To Exercise。
这组文章主要讲的是,现在运动的潮流太多了,而且那些流行的方法都太复杂了,让人根本就坚持不下来。但其实,咱们想要保持健康,根本不必搞得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一些核心知识就足够了。
比如说想保持健康,一周做多少运动合适,再比如说工作忙,拿不出大块的时间去锻炼,那有没有用时少,效果好的运动方法,等等。听完今天的内容,相信你对于运动,心里就会更有底了。
| 今日关键词
brainy ['breini] :聪明的。大脑,brain的英文单词,后面加上一个字母y,就变成brainy。比如说,今天这组文章的封面标题,就叫The brainy way to have a healthy body,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聪明办法。当我们想夸别人“聪明”,“有头脑“时,也可以用这个词:You are brainy。
stretch [strɛtʃ]: 拉伸。健身教练一直都会强调,在运动后要进行拉伸,“拉伸”就是这个词。这是个动词,拉伸身体就是stretch your body。关于stretch,文章里还出现了一个表达: stretch the truth,字面意思是“拉伸真相”,延伸开来就是“夸大其词”。
| 如何在忙碌时运动
我们先解决一个问题:工作忙,或者没有运动习惯,想更健康,该怎么办?
现在一提到运动、锻炼,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健身房,再不济也得出门跑个步才算。这组文章在第一部分,就提出来,人们对运动是有误解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想要保持健康,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是剧烈运动的话,时长还可以减半,75分钟就够了。当然如果你想运动更长时间,那就更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中等强度的运动,这个中等强度到底是多强呢?
文章里是这么说的,像是咱们在家里做家务,或者是做做园艺,种个花之类的活动,就是中等强度了。这一点也得到了研究证实,去年有一个研究,在17个国家里,调查了13万人,他们发现走路去上班和做家务,这些活动,只要你每周做足150分钟,也就是总共加起来两个半小时,就可以降低28%早期死亡的风险率。
我们之前也讲过,这150分钟,不管是集中几天完成,还是分散到每天去完成,能够得到的好处都是一样的。文章里还说了,就算没有做到推荐的运动量也没关系,只要你动了,就比不动要好。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运动学家也在文章里提醒说,每周运动3~5次就很好了,也不要太剧烈运动,你要是每天都跑10到15公里,反而有可能会让你受伤。
你看,就算工作忙,没时间运动,在家里扫扫地,擦擦地板,活动活动对身体都有好处,同时还解决了家务的问题,一举两得。你可能会说,你不仅想要保持健康,还想要身材更好些,有没有用时短、效果好的方法?还真有,那就是高强度间歇训练,英文缩写是HIIT。
高强度间歇训练不是一套固定的动作,而是一个运动的原则。主要指的是短时间内做高强度的训练,然后进行短暂的休息,再往复循环。比如说要是踩单车的话,你就可以先以最快的速度踩30秒,再慢踩30秒,然后重复地去做。
运动学家特别推崇这种高强度间歇训练,这种训练最厉害的是,它可以抗衰老。人类的细胞里有一个东西叫线粒体,它是细胞的能量站,是专门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线粒体的活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不活跃,为细胞提供的能量就越来越少。而高强度间歇训练就可以减少线粒体受到年龄的伤害,并且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在实验中,志愿者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线粒体性能都要比久坐的同龄人要高不少。不仅如此,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心肺和循环系统也有好处,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在训练后,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会燃烧更多的能量。
既然高强度间歇运动这么好,那应该怎么做呢?现在根据这套原则,各类运动App上都会有很多设计好的动作组合,你可以在这些运动App上搜索HIIT,就是高强度间歇运动的英文缩写,然后你就会有很多选择了。你选择一个之后按照动作去做就好了。不过也要注意,即使一个运动再好,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情况来进行调整的。
通常我们运动完了之后,肌肉都会有一些酸痛。那为什么有时候当时肌肉就酸痛,有时候到了第二天才疼呢?这就要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拉伸对于运动重要吗?
| 拉伸对于运动重要吗
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分成急性肌肉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
急性肌肉酸痛,又被称为ASM,一般是在运动时或者刚运动完的一段时间里,你会感到肌肉酸痛,一般在运动后几小时内就好了。这种酸痛主要是因为在锻炼时,肌肉受到刺激后产生了酸性身体代谢废物,而我们的身体为了排掉这些代谢废物就会运送一部分体液过来,这些运送过来的液体在堆积之后就产生了急性肌肉酸痛。
另外一种酸痛是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是在运动后24~72小时后才能感觉到。也就是说我们在运动的时候,当时可能没觉得疼,结果睡了一晚上以后,第二天起来就觉得肌肉酸痛。这种酸痛感是因为在运动期间以及在运动中,对肌肉纤维的拉扯,造成了肌肉纤维的微小撕裂和破损,因此肌肉就会产生酸痛感。
不管是急性的还是延迟性的肌肉酸痛,都是让肌肉进行自我修补的,并且增加肌肉的力量与耐力,这种修补通常需要几天才能够完全恢复。但是,文章里说了,不要因为酸痛就不去锻炼了,在等待肌肉恢复期间,你可以锻炼不同的部位。比如说,你今天练的是腿,第二天觉得腿很酸痛,那么你可以去练胸部或者背部的肌肉,这是不受影响的。
谈到缓解肌肉伤痛,就肯定离不开拉伸这个话题。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却建议说,可以跳过拉伸这个环节,说拉伸就是在浪费时间。那这是为什么呢?
人们普遍认为拉伸有两点好处,一个是可以缓解肌肉酸痛,另外一个是可以防止运动者受伤,并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
但是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运动前还是在运动后做拉伸,都不能有效地减少肌肉酸痛。在某些运动中,拉伸还会影响运动者的运动表现,比如说,静态的拉伸动作会抑制力量和能量,这对于那些爆发类的活动,比如跳跃和冲刺跑等高度依赖于肌肉产生的弹性能量的运动,拉伸反而会降低肌肉储存和重新使用这些能量的能力,还会影响运动者的运动表现。
研究者说,拉伸最有用的功能是,如果你觉得身体有点僵了,拉一拉,身体还是可以得到缓解的,但要是想靠它去缓解酸痛、提高运动表现,那就是想多了。所以拉伸对于运动的好处,可以说常常被夸大其词:stretch the truth。
最后,文章里建议说,跑步的时候听音乐是有好处的,跟着节奏能让你跑得更久。运动饮料就不建议你喝了,一般人的运动量,喝点水就够了,大多数运动饮料里面的糖分都很多,一瓶运动饮料的热量,可能比你练半天消耗得都多。
也别觉得运动了,出汗了才说明练好了。汗液是用来平衡身体的温度的,不是用来衡量运动效果好不好的指标。有的人很容易就出汗,但有的人天生就不爱出汗,所以不用太纠结运动后有没有出汗这一点。
不停追求知识,才是财富增长的可靠保障
加里·贝克尔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力资本。他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我们去看股市的大起大落的时候就会发现,股票市场上,整个股市下跌10%、20%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股市的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一切基本照旧。
这是为什么呢?贝克解释说,那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力资本的存在。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面,人力资本——也就是藏在每个人头脑里面的知识和技能,占了整个社会资产的80%以上。而那些有形的资本,矿山、森林、厂房、设备,只占20%左右。
所以,衡量有形资产的股票市场——股价哪怕下降了20%,那也只不过相当于整个社会财富下降了4%左右,所以影响不大。社会资本的大头在人力资本这边,有形资本价值的起伏不那么重要。
加里·贝克尔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无止境地、不停地追求知识,不停地改善自己的技能,才是财富增长的最可靠的保障。
——薛兆丰《第195讲丨加里·贝克尔》
职业生涯的三大阶段
1. 第一阶段(工作0-15年)核心目标:寻找甜蜜区
所谓甜蜜区,指“你热爱的”跟“你擅长的”和“社会需要的”三个区域的交集。在寻找甜蜜区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错误的选择和弯路,但在这一阶段要多做尝试,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如果在第一阶段就选择“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代价就是损失巨大的机会成本,这会让你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中毫无资源储备。这一阶段,你需要克服很多心理的恐惧和外界的困难,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中,寻找自己的甜蜜区,并为今后的发展储备充足的职场燃料。
2. 第二阶段(工作15-30年)核心目标:锚定甜蜜区
所谓“锚定甜蜜区”,就是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自己的“尖峰点”上,也就是你的天赋和热情所在。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完成: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换。职场中优秀的领导者,一定不是高高在上、一直高空飞行的飞行员,也不是始终插手细节、离不开地面的扫地机,你要做到随时调整高度,收放自如。
给初任管理者的小建议:
(1)时刻注意仪容、态度和举止。这些特征都会给员工的状态造成影响,他们会比过去更加仔细地观察你,并且会根据你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表现。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向员工释放信号,要仔细斟酌会给他们造成的影响。
(2)着手建立核心小团队。每一个领导都需要一支核心队伍,由那些能够高质量完成任务的亲密同事组成。注意,不要选那些和你相似的人,而要找那些能够增长你的长板和弥补你的短板的人,并考察他们的目标、价值观和关注点是否跟你一致。
(3)完成心态上的转变。你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服务者,你是在帮助你的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压榨他们为你创造价值。
3. 第三阶段(工作30-45年):优化长尾,发挥持续影响力
职业生涯的第三阶段,一般会在一个人55-70岁,甚至年纪更长的时候。这一段的核心发展目标是优化长尾,发挥自己的持续影响力。你可以开始进行从“行动者”到“建议者”的角色转换。从之前挑大梁做决策的人,转换成幕后给建议的智囊团。
——布赖恩·费瑟斯通豪《远见》Pro版 | 韩焱解读
管理:“稍微落后”的激励效应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伯杰教授告诉参加实验的人,他们在跟隔壁房间的另一个人比赛打字速度,获胜的人有金钱奖励。一轮比赛之后,伯杰给了这些人不同的反馈,有的人被告知远远落后竞争对手,有的人被告知稍稍落后,还有的人被告知不相上下或者略微领先。结果只有那些被告知“稍微落后”的人,在第二轮中速度明显提高,而且总体来说,这些人的表现优于被告知“略微领先”的那一组。伯杰教授得出结论,认为自己在竞争中稍微落后的人,努力程度大幅上升。也就是说,“稍微落后”更具有激励效应。
伯杰教授还分析了现实中6万场篮球赛(其中有1.8万场NBA比赛)的数据,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中场时落后一分的球队,获胜的可能性比中场时领先一分的球队更高。伯杰教授认为,这种现象说明,略微落后的处境可以激发士气,从而让人发挥出更多的实力。
这个现象也可以用在管理上。很多公司在设计奖励机制的时候,通常只是奖励表现最好的人,对于接近最高水平的人当然很好,但对跟第一差距太大的人反而有负面作用。伯杰教授认为,公司应该改变这种激励结构,分层次进行奖励,比如,把第二名和第一名作比较,第100名跟第99名作比较,根据每个人的进步进行奖励,这样的评估才能真正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成绩。
——李翔知识内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