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素 问读书
《素问》——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素问》——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4-01-09 12:14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1。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论在《奇恒阴阳》中。

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帝曰:善。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2。

帝曰:有病狂怒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人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帝曰:善。

有病身热解墮,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麇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搏者大也。《上经》者3,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4,言病之变化也;《金匮》5者,决死生也;《揆度》6者,切度之也;《奇恒》7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注释】

1、胃脘为痈也:胃气之脉,当博大滑,主五脏之脉也。沉细则病也,一者失五谷之精养,一者五谷之精不养。痈,则为五谷之精不养也,胃气逆则不从,逆不从则痈,痈则热盛于上。《三部九侯》平人脉均,病则有盛有虚,盛则泄,虚则补,和一而已。

2、同病异治:中医有同病异治,也有异病同治。病虽异,然不外虚实阴阳,中医皆以泻补之道治之,病异而理同,故曰异病同治。病虽同,然得之天时、地利、人和不一,故治之也应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之道,分而治之,故其治亦异,或针刺,或砭石、或扶按、或毒药、或汤液醪醴,故曰同病异治。

3、《上经》:《上经》论述医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关系。

4、《下经》:《下经》论述各种疾病表象、变化。

5、《金匮》:《金匮》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之法及生死决断要妙。

6、《揆度》:《揆度》论述脉搏诊断病症之法。

7、《奇恒》:《奇恒》论述常见病症及疑难杂症。

止一箴言

1、上医之治也,上合天时,下循地利,中与人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固本培元,补虚泄邪,和一而已。其治也,法天象地,道法自然,有余者损,不足者益,以阴养阳,以阳助阴,阴阳相济,水火交融,形与神俱,和一而也。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 素问46 病能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有患胃脘痈病的,应当如何诊断呢? 【原文】岐伯对曰:...

  • 090-01标本病传论篇(第1段)

    卷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六(第1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学习笔记内容第主...

  • 090-02标本病传论篇(第2段)

    卷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六(第2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学习笔记内容第主...

  • 腰阳关(DU3) Lumbar Sunny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取穴】 《针灸大成》十六椎下,坐而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四腰椎棘突...

  •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原文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

  •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译文

    黄帝问道,有人患了胃脘痈这种病,应当如何诊断呢? 岐伯回答说,诊断这个病,应当切诊胃脉,胃脉应当沉而细,沉而细表明...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素问•热论》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

  • 素问73 本病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天元九窒,余已知之,愿闻气交,何名失守? 【翻译】黄帝说:关于天元之气窒抑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

  • 开启身体自愈本能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

  • 080-02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2段)

    《黄帝内经》素问●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第2段)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1-30 学习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四十六篇 病能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o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