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是一个秘密。

“老师要试图发现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的看法,小心翼翼地讨论他们的错误概念,给他们创造一种情景使他们能够继续思考,重新调整他们的看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承认学生带进教室的观念和文化知识对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前提条件。”
有一种教学方式,叫诊断性教学。你得先了解学情,再教给他们知识,所以你在给孩子们上课之前,可以让他们用过去固有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时你从旁边观察,看这个孩子不懂什么,哪个地方的认知是错的,搞明白这些事之后再给他引入新的概念,这就叫作诊断性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要重视学生的表达,而不仅仅是问他们学会了没有、记住了没有、听懂了没有,这种封闭式的语言会使得学生不会表达。你只有在听他讲的过程当中,才能够真的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过去经常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很多教授、校长也会去听课,你会发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中经常考量的是,这个老师讲得标准不标准?这个老师的表达好不好?活泼不活泼?板书怎么样?全是这些,但实际上你要更多地看他有没有让底下的学生多发言,他有没有从学生的发言当中体会到这个学生到底懂还是不懂,这个学生之前的盲点和误区到底在哪儿。
“如果把教学看作是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搭造的一座桥,那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就会时刻注视桥的两端。教师们试图了解每个学生都知道些什么、关心什么、能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这是第一种学习环境搭造的情境,叫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
第二个叫作知识中心的环境。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并不一定能帮助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知识和技能。你想想看,如果一个老师整节课都在不断地让学生们反思、说话、聊自己的想法,然后就结束了,能行吗?知识没有传达落实到位,该讲的那些知识在哪儿呢?
所以,第二层就是我们要学会搭造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非常认真地对待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并继而使知识得到迁移,最终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