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儿童故事、游戏和叙事治疗的书籍。
这本书用一个个有情节的故事,穿插起如何进行叙事治疗,来陪伴儿童进行反思。
叙事疗法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书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小康是一个六年级的男孩,父母形容他:小错不断,大错常犯。对于这样的评语,小康在父母面前,只有低头不说话的份儿。
作者邀请小康进入唔谈室,问他说:你知道爸爸妈妈带你来这里干什么吗?
小康杵在那很久才挤出,“不想说”三个字。
作者却说:很好,一开始就做的很好,在这里不想说的事情就不要勉强说,这是我们说话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小康大概没有听过有人这样跟她说话,抬起头来愣愣的看着作者。
接下来作者进行了自我介绍。作者选了一只咖啡色的蜡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并画了一杯咖啡说:我不喜欢人家叫我老师,更喜欢人家叫我咖啡,这是我的绰号,因为我喜欢喝咖啡。
作者讲完后,也请孩子介绍自己,并选择一支最能代表自己颜色的蜡笔,开始写他自己的名字。当孩子愿意跟作者对话之后,作者邀请孩子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兴趣,而作者则开始在三个兴趣里试着寻找新的故事。
进入唔谈室20分钟后,小康的眼神完全不同了,作者看见他慢慢可以自在的跟着作者笑着对话,说说自己在兴趣里的心得与经验,让人充分感受到小康生命中美好的一面。
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里,常常可以唤醒一个又一个新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和小康一开始的对话重点不在于对话的细节,而在于当下彼此的关系,一种彼此是否能在互为主体的状态下连接的关系。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断的被问题所打扰,所以周遭的人会习惯用问题来定义孩子,于是问题就成为孩子的代名词,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人们消除问题的心情,往往比听孩子想表达什么更为急切,而且有问题的孩子一旦犯错,往往会被认定没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如此一来孩子主体的声音,就没有诉说的通道。
当我们能尊重孩子,现在不想说话,我不想说某个话题的时候,孩子反而可以轻松、放心的和我们互动,如此在对话的关系里,就更能发展出新故事,因此当孩子可以作为自己主人来发声,这就是新故事的好入口。
这个故事另外一个焦点是,作者跟小康开始建立关系,不是从小康被罗列的一堆问题故事开始,而是从一条会让人类在跳动热情滚滚的地方开始。
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这一条给我们做教师和家长的非常大的启示,我们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往往会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根本不去关注孩子,真正想表达什么样的心声。
可能是由于我们自身太过匆忙的原因,我们很难停下来静静的听孩子问题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导致我们让孩子说的和孩子真正想说的时间,总是存在巨大的差距。
我们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叙事治疗当中的尊重原则,允许孩子不想说或者说他们感兴趣的想说的。
通过允许,通过孩子们的兴趣,不断的与孩子互动,逐渐的走入孩子的心里。
通过一个又一个这样自带寓意的故事中,自然而然的让读者理解叙事的概念与精神。
作者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从事叙事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和学员们,也献给长期处于教育一线的老师和家长们。
愿所有大人都能陪孩子一起面对生命的挑战,遇见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与光荣时刻。——黄锦敦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
作者:春雨
日期:2019.8.27
地点:书房
春雨每天一本书的第67天持续更新!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百幅计划:97/3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