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学习经验,以丰富自身。今天继续学习甄嬛的说话之道,没想到写到第十五篇了,说明《甄嬛传》中经典的话语片段是真的很多。
片段1
背景:甄嬛初入宫中,和槿汐第一次见面,看出槿汐非常沉稳,她一番话就收获了槿汐的好感,为槿汐死心塌地效忠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截图甄嬛:崔姑姑入宫有些日子了吧?
槿汐:奴婢不敢,小主还是直呼奴婢贱名。
甄嬛:姑姑且起来说话。我一向是没规矩惯了的。咱们名分上虽是主仆,可是你比我年长,阅历又多,我心里是很敬你的。
槿汐:小主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先前是服侍太妃的,因太妃心静不喜人多,便被指了过来。
甄嬛:服侍过太妃的人必然稳妥。
槿汐:小主过奖。
点评:所谓相由心生,在小说里,甄嬛初见康禄海和崔槿汐两人,是这样描述的,写康禄海一看就是精明的人,两只眼睛滴溜溜地会转;而崔槿汐则是双目黑亮颇有神采,很是稳重端厚,以甄嬛的识人之明,自然知道该如何分别对待二人。甄嬛赏了银子,康禄海就眉开眼笑了,甄嬛就知道对待康禄海这样的人就是恩威并重的手段;但是槿汐只是微微一笑,沉稳异常,显然并不将金银看得很重。所以,甄嬛对她是攻心。初来乍到,礼貌一些是怎么都不会出错的,其是对槿汐这样的人,甄嬛表现的是敬重之意,称呼其为姑姑,又说对方年长,阅历多,全是赞颂对方的话,达到了拉近二人关系的作用。
启发:记得我在说话之道的第十三篇里写过,当你成为空降兵的时候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说话之道来拉近与对方的关系。那篇里讲到要把自己融入为群体之中,表明荣辱与共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实这里也是一种新官上任,如何与下属打好关系的相处之道,尤其是需要一对一地拉近与下属的关系的时候,就可以用甄嬛的办法,就是礼貌+谦虚+请对方多加指点的方式。可以尝试这样说:“你在公司待那么久,各项流程业务都非常熟悉,我了解过,你工作是非常出色的,我新来不久,对于公司上下都还不熟悉,虽然我们名义上是上下属,但是其实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你多多提醒我。我们才能一起打理好公司。”这段话,既捧了对方,又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又在工作上提醒对方要多配合你,一举多得。
片段2
背景:皇帝年老,朝中大臣请立太子,有请立六阿哥为太子的人说以免日后主少母壮,请皇帝一条白绫赐死甄嬛。皇帝假意试探甄嬛的立场。
片段截图皇上:朕要烦心的是太子之争,四阿哥年长,六阿哥是朕心头最爱。朕也为难,说到底,朕总是想起四阿哥的出身来。
甄嬛:臣妾希望国本归正,希望皇上听臣妾一言。
皇上:说吧。
甄嬛:皇上,说弘曕年幼,不宜继立为大统之人,必定心存诅咒。皇上身体康健,何愁等不到弘曕而立之年。
皇上:这样说的人朕也不喜欢。那么你还是觉得,咱们的孩子最好,是不是?
甄嬛:弘曕资质平庸,不宜被立为太子,所以为长远计,四阿哥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上:四阿哥并非你亲生。
甄嬛:皇上烦心的是太子人选,而非是否是臣妾亲生。
点评:皇帝都希望自己延年益寿,真的能够坐拥万年江山,纵然知道不可能,也希望自己多活一年是一年,不然为啥要叫万岁爷呢?所以即使皇帝知道立太子一事刻不容缓,但是别人这样不断地提起也是在提醒他已经老了,他当然不开心了。甄嬛知道大臣们有上奏希望赐死她的,所以她巧妙地用了皇帝还年轻,身体康健这一事实来打对方的嘴巴,这点是皇上肯定听得进去的。后面几句话则是完美地避了嫌,以表明了她真的大公无私,只是为社稷着想的心胸,这样一来,皇帝肯定就打消了对她的疑虑和顾忌。
启发:上司在自身的情况(可能是力有不逮)和他人流言的影响下,对你有顾忌防备之心来试探你,你该如何回答才能消除他/她的疑虑?甄嬛是这样做的,首先从对方顾虑的自身问题上安慰他/她,再撇清自己。当然这段话的特殊性在于皇上是有意要传位给四阿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拉别人下水,除非你的上司真的就是有心要把位置让给别人。你可以这样说:“您刚才说的真的让我惶恐了一下。先不说您能力比我强得多,大风大浪也见得多,就算您最近觉得状态不是很好,调整几天也就好了,工作压力大,是人人都有的事情,您的学习和调整能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像我才见识多少啊,业内经验还不到您一半,还嫩着呢,跟您这个位置差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的。”当你这样说完,上司应该会放心不少。
【上一篇】刷了那么多遍《甄嬛传》,你学会其中的说话之道了吗?(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