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看完哈佛学霸的一天,才明白:这件事,比聪明更重要

看完哈佛学霸的一天,才明白:这件事,比聪明更重要

作者: 精读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16:39 被阅读0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152天

    01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

    上千条回答,引起了很多围观。

    高赞的回答,我看了几十个,每个人的回答重点不尽相同,资源、方式、甚至运气等等。

    但是,仔细看这些回答,就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持续行动

    这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无论来自什么样的地区、学校、家庭,都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努力不难,难的是一直努力。

    一位匿名答主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他说:

    “如果你想去清华北大,你应该从高一就一直努力,如果高三才开始,已经迟了。”

    他表示,真正考上清北的,都是多年努力的积累,没有一个是靠着高三起早贪黑,最后逆袭考上的。

    不由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记录了哈佛学霸John Fish一天的生活。

    在这个视频的刚开始,小哥写下了每天上课之前都会做的事:今日计划。

    计划就是列出了每个时间节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完成作业到几点睡觉,每一个时间点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然后我们就看到小哥在接下来的一天内,严格执行这份计划。

    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计划上,偶尔有放松的时候,他选的放松方式还是与学习有关:

    看完这位哈佛学霸的一天,只想说,原来学霸和普通人的差距,其实不在智商,而在于高度的自律和行动力。

    小哥的这一天看似简单:设定计划,按计划执行。其实很不简单。

    要知道,这不是他为拍视频特意表演的一天,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反观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常态,多少人明知方向正确,却仍然只有“3分钟热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对大部分人来说,努力有时是临时抱佛脚的通宵读书,有时是三分钟热度的拼命,有时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真正能做到几年如一日持续行动的人,实则凤毛菱角。

    02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46:成功漏斗模型中,精读君解释了为什么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

    第一步:要看到硬趋势,否则,最多只能在场外当观众。

    第二步:拥有对应领域所需的才干能力,有资格去竞争。

    第三步:坚持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最后把握住某个机遇。

    在这三步中刷掉最多人的就是第三步:坚持,也就是持续行动。

    不可否认的是,成功存在很多条件,比如运气、机遇,但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我们唯一可控的因素,就是自己的持续行动力。

    可以说,持续行动时长,才真正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怎样做,才能提升自己的持续行动水平?

    1、行为模式化

    即,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这一点,可以说是开启一个人持续行动的捷径。

    因为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

    当你把自己的行为模式化之后,就能让自己能持续且稳定地做事情。

    比如,很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习惯马上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同样地,每天都在早晨6点起床的人,就算到了假日也会在6点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作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通过行为模式化,你通常可以获得两种效果。

    ①培养节奏感

    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开始做相同的事,利用这样的方式把固定的节奏渗透到身体里,就可以顺利在无意识中开始行动。

    ②不容易忘记

    如果做事太随机的话,就会因“不小心忘记”而导致行动中断。

    但一旦你建立了固定的行动节奏,身体就能适应“不做不行”的状态。

    03

    2、目标细分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目标细分一个个可量化、可立刻执行的目标。

    可以说,再远大的目标,如果不能细分成小目标,就很难实现。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曾经下定决心要锻炼好身体,于是设定了每天锻炼30分钟的目标。

    但是,每天30分钟的运动,他完成得很辛苦,于是本能地产生抵抗心理。

    他不想轻易放弃,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没斗过自己的意志力。

    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个方法,把每天锻炼30分钟的目标,改成“只做一次俯卧撑”的小目标。

    实践时,为了一次俯卧撑也需要做一些热身动作,做完一次后,盖斯的大脑却开始有了“欲望”——再做几次也没关系。

    于是,他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先5次,然后10次,一天天地慢慢积累次数。

    结果,盖斯在某一天竟然连续锻炼了20多分钟,而不觉得难以忍受。

    事实上,每个人的大脑天生都是抗拒改变的,假设你设定的是一个很大的目标,突然给生活来了一个大改变,那通常很难实现。

    就如作家Scalers所说:

    做好一件事,是所有成长进步的原点。很多人会被欲望绑架,同时开始做几件事,但是能力却不够,最后满盘皆输,全部放弃。对于开始持续行动的人,先全力以赴,用所有的资源,把一件事情持续做好,做到足够长的时间,就足以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的目标,我们都要学会把它拆解小。

    比如,你想减肥,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减重几十斤的目标,你可以从减少宵夜,少吃一份零食这样的小目标开始。

    总之,要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时间拉长,把目标细化成,细分到你心甘情愿去做为止。

    当你能把细小的目标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就可以养成习惯,最终实现大目标。

    04

    在知乎看回答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每条回答中,都能看到人评论说:能考上清华北大的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本身就比较聪明。

    但是有个答主直言,他进大学后就发现:

    周围的大部分同学并没有展现出特别出彩的智力,照样会对高数题目苦恼,也会有不懂。高中理科难度还远远没有到拼智力的程度。

    这一幕,就如肖邦曾说:我每天努力练琴十几个小时,最终世人用天才两个字总结我所有的汗水。

    很多人喜欢把别人的成绩,归因于天分,但这其实抹杀了他人付出的努力,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放弃

    毕业多年,我们会看到很多厉害的同龄人,然后感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好大。

    但细想一下,大家的时间都差不多,差距之所以越来越大,有时和当下无关,而和过去有关。

    在过往的时间里,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去学习、成长,最后通过持续的行动,才换来了如今的遥遥领先。

    但我们也不必为此气馁,因为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长跑。

    只要持续行动,做一个有韧性的人,把时间拉得再长一些,你就能超越更多。

    和你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哈佛学霸的一天,才明白:这件事,比聪明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wl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