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
是这样? 是这样? 还是这样?因为有了影像技术和影视艺术,我们对人物的认识往往容易停留在创作者已展现出来的层面。毕竟比起大段文字和四处考证来,被动接受一个立体的形象要容易得多。这可以帮助观众快速把握人物形象,但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限制。不仅限制了想象力,也有碍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曹操的形象已在多部影视作品里得到演绎,虽然各有特色,但都颇受好评。这也能看出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很值得演员们深挖。虽然不是每部作品都看过,但能感觉到,对曹操的塑造的总体趋势是在慢慢立体化。
因为《三国演义》小说的缘故,国人对曹操的主要印象或许还停留在“奸雄”上,甚至“奸”字要占很大比例。看早期的三国相关的作品,就更突显这一点。
近几年,随着思想开放度加大,观众需求提升,早已不再满足于以往那种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世上不会有完美的高大全,也不会有纯粹的大奸大恶,人性是多面的。在角色塑造上能把握住这一点的作品,往往能受到好评。
目前最近的一部三国作品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个人来说很喜欢。这个喜欢里很大部分是因为里边的曹操,于和伟的演绎基本上能跟我心目中的曹操重合。果敢洒脱的刚毅霸气,待下之人的满腔诚挚,小节处的故意疏忽,最重要的是同时作为掌权者和一位父亲时不同的心理状态的表现。
单说印象最深刻的两场戏吧。
哭曹冲一场。
昏暗灯光下,跪坐窗下的一老翁,披头散发,呼天抢地,痛哭不止,只为最喜爱的幼子早逝。这样的表现已跟权势无关,跟身份无关,那只是一位悲痛难抑的父亲。
满屏悲声阅兵一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曲《短歌行》,道尽雄心。“四海之内英雄,谁能胜孤一筹?”如此豪言壮语,几人敢言?只因他是这个时代的最强者之一!
《军师联盟》魏国阅兵仪式恢宏壮阔,铜雀台上曹操亲自舞枪表演_腾讯视频
这样的曹操,有血有肉,才像个真正的人。
当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
以《军师联盟》为契机,便跟着翻看了几本三国相关的书,目的是更多地了解曹操。看的有小说,有史论,补充到了一些以前不了解的细节,但总的印象跟之前倒是相符的。
夸张是文学作品里惯用的手法,要么把人神化,要么就给妖魔化。《三国演义》里两点都做到了。
被神化的多是蜀汉阵营,首推诸葛亮。算无遗策,掐指间一切尽在掌握中,却也“多智似妖”,细想想未免有些让人犯怵。
被妖魔化的,当然是曹魏。曹操作为“魔王”,当然是最大的恶的存在,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被解读为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罗贯中要的无非是“维护正统”的效果。却不惜把个打着忠义旗号的投机份子刘玄德,洗白成千古第一白莲花(每次提到刘家人都想吐槽,对他们基因自带的厚脸皮是服气的)。正义的可贵是因为有邪恶需要对抗,于是曹孟德背起了无情无义无道这口大锅,且一背就是千年。京剧中的脸谱,曹操就是一张代表奸臣的伪善大白脸。想想也是冤屈。
评价曹操其人,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出发。
如果站在汉臣角度,他大权独揽,不敬君上,确实不算忠义之臣。但如果能跳出时代局限,就会发现曹操其人的进步意义。
人们喜欢把“挟天子以令诸侯”拿来说事,但要知道,这话压根不是曹操说的,而是沮授之前劝袁绍时表示过这样的意思。不过袁绍刚愎自用,并没采纳。而之后毛玠在向曹操做出同样建言后,曹操立马明白其中深意,便行动起来。而且毛玠的原话本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罗贯中这一改,目的当然还是为了贬曹。一“奉”一“挟”,天差地别。于是,本来是能让人见出曹操善于纳谏和眼光长远的智举,却变成了他最为脍炙人口的“罪证”。
其实,这样的权臣欺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史上还少么?整个春秋战国,就是一部周天子感受这个世界浓浓恶意的屈辱史啊,五霸七雄不还是被后世歌功颂德?
曹操之后的表现,更多的也是“奉”,而不是“挟”。曹操对汉献帝的作为,至少在我一个现代人看来,算是仁至义尽了。早期的曹操也确实一心向汉,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和对情势的清楚认识,才起了别的心思。
能力与欲望相匹配,那才叫雄心壮志,否则就是痴心妄想。如果刘协自己有足够的手段制衡曹操,那曹操未尝不会甘心做一个忠臣。可是他没有,也怨不得被人架空当傀儡。自己驾驭不了猛虎,还不让人家自己蹦跶蹦跶哦?没有咬死你当饭后甜点已是仁慈。甚至于,刘协背地里小动作大动作不断,曹操虽然发作了他身边人,却终没有拿他怎么样。这才使得刘协能够寿终正寝,成为东汉第二高寿的皇帝。对比前几位被随意废立杀害的刘家皇帝,就知道能得到这样的待遇有多么幸福了。
王仲荦先生就曾为曹操辩诬:“老实说,立君本来是为民的。如其本来的君主,因种种原因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而另有一个能够如此,则废掉他而自立,原不算错,而且是合理的,因为这正是合于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呀!然而魏武帝当日,还始终不肯废汉自立,这又可见得他濡染于封建时代的道德很深,他对于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三国史话》)
作为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曹操的胸怀和格局能够不拘泥于过往和眼前,敢于打破惯性认知,真正做到唯才是举,能者居之。而且不会因私废公,能真正尊重人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或许就是他跟张绣之间的恩怨。张绣先是投降曹操,后反水,还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后在官渡之战前夕又降于曹操,得到重用。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曹操都能不计前嫌,可见其格局是在天下。
心怀天下,立志统一,这样的胸怀决定了他的追求早已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私欲。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连年混战,生灵涂炭,可怜无辜百姓流离失所,魂归无处。曹操心中是有苍生的,所以他愿意花精力发展生产。虽然一方面是为了养战,但也使百姓在长年动荡后终于得以安居。
易中天老师将曹操与诸葛亮做比,认为他们二人不乏相似之处。同样的鞠躬尽瘁,同样的克己奉公,甚至同样的大权独揽,虚君实相。但结果是,一人封神,一人成鬼。其中缘由让人深思。
“诸葛亮成为神,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需要典型。帝国统治者需要一位忠臣,普通老百姓性需要一位清官,文人士大夫则需要一位代表。这跟曹操变鬼是同样的道理。因为社会不但需要正面典型,也需要反面典型。”(《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就精神实质而言,曹操应该是很符合我们现今的时代精神的。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不应该一直背负污名留存于我们的民族记忆中。
只希望有一日,人们在谈论起曹操时,能不再只知其奸,而能真心赞上一句:壮哉魏武,当得英雄!
这样的称赞,他值得。
壹柒〇玖〇柒 篇〇壹壹
网友评论
成都美食霸王餐来袭——VX“菁蓉生活圈”与你分享成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