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4)
王之涣
文/石岩磊
王之涣出生于公元688年,他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唐玄宗开元年间,做了冀州衡水县的“办公室主任”。38岁时,由于遭人诬陷诽谤,王之涣毅然辞去官职,开启了15年的漫游生活。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边塞诗,可惜大多遗失,仅余6首辑入《全唐诗》,然而就是其中的两首奠定了他百世流芳的诗坛地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虽然只有区区20个字,却将落日山河的壮丽景色和磅礴气势勾勒出来,极富画面感与感染力,而且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尽管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但字字千钧句句经典,令人荡气回肠心胸开阔。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中,这首诗位列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以及李白的《静夜思》之后,高居第四位,足见其倍受推崇影响深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里的第一首,它充分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象,但给人以悲壮而不消沉、苍凉而不哀怨的感觉,尽显大唐边疆凛然不可侵犯的霸气,而且全诗对仗工整,被誉为唐诗七绝之首。此诗在当时就已经家喻户晓,更是为伶人歌女所推崇,还引发了一段“旗亭画壁”的佳话。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一次,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市场中的官楼,此指酒楼)饮酒,遇一帮梨园子弟聚餐,席间有四个美女出来唱曲助兴。三人在一旁相约,比比看伶女演唱各人所作诗篇多少,并在墙上画道为记。不多时,高适已有一笔上墙,王昌龄更是两道入账。王之涣不慌不忙地说:那个最漂亮的女子一定要唱我的诗,如果不是的话,我这辈子就再也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果然,那位绝色佳人张口便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
闲赋在家10多年后,有好友劝王之涣再入职场,公元742年,他出任文安郡文安县“公安局长”。在任期间,王之涣以清白著称,并且断案时屡用奇招,“智审黄狗”便是一例。一农户只有姑嫂二人在家,一日傍晚嫂子到隔壁碾米时,忽听小姑子喊救命,忙回家探看,见一黑影窜出,便上前阻拦,撕打中抓伤对方后背,那人最后还是逃脱了。嫂子进屋见小姑子衣衫不整,胸口被剪刀刺中,已气绝身亡。
王之涣接到报案后,询问了详情,当得知她们家中有条黄狗,事发时没有大叫,就说要提审那狗东西。第二天,王之涣叫村里所有60岁以下的男人都到衙门观看审狗过程,待人员到齐后,他命人扒光这些人的上衣,将背部有伤的人抓捕。事后县官问其故,王之涣答曰:奸杀多半是青壮年所为,黄狗不叫定是熟人作案,审狗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以防罪犯逃跑。此案的顺利告破,彰显了王之涣的足智多谋与机警稳重。
然而,王之涣在任时间不久便病逝了,享年55岁。他不曾做过高官,却志向远大气度非凡,他也没有戍过边,但写出了气势恢宏的边塞诗,或许这就是唐朝盛世造就的神话。在蒸蒸日上的大背景里,人们无论是位卑,还是权高,都会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便不好说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了,大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吧。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已化作我们民族永不言弃的魂魄。
2021.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