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黄铭峰
在职业咨询中,笔者发觉有四个年龄阶段的人来接受咨询的特别多。
处于这四个阶段的人,独有属于他们该年龄阶段的职业发展困惑,每错过一次,职业发展的方向可能就会越偏离他们最适合的职业目标,如果四次全部错过,那基本上一生就定型了,除非有特殊的事件发生,否则很难再有发挥自身蕴含着的潜力的可能。
第一年龄阶段 18-22岁
这个阶段属于大学在校学习期间,越是临近毕业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有了职业焦虑症,普遍的现象是到处打工实习、乱投简历、到处面试、或者干脆继续考研升学缓解进入社会工作的压力。
说心里话,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期,他们本应该像海绵一样吸取知识的营养,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再这样系统性学习的机会就不多了。
可现在中国的现状是我们在幼儿园就开始掠夺式地开发孩子们的潜力,在中学里就榨干了他们的学习好奇心,等他们进入了大学后又忙着谈恋爱、吃喝玩乐,接下来又要毕业找工作,哪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该往哪里走。
即使有少部分人有这个意识,但是没进入社会获得阅历经验之前,这些问题靠他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估计也是考虑不周全的。
如果带着一种朦胧的感觉去进行职业实践的话,走一段弯路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在大学的阶段是做职业规划咨询最理想的时刻,俗话说“白纸上好作画”,一副好的画作,首先是要布局合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行笔不乱。
这种布局属于作画中的素描打底,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了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职业发展的有序性,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第二年龄阶段 25-28岁
这个年龄阶段目前做职业咨询最多的人群,也是职业规划最关键、最有利、最见效的时期。
主要是他们经历过了职场的历练,亲身感受到了职业的艰难,体验了在工作岗位上缺乏热情的苦闷,总感觉到有力无处使的无奈,所以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想改变自身现状的意愿最为强烈,积极配合的程度更高。
人有时就是这样,除了少部分有意识的人,绝大部分人没到那个时候就不会去主动想一些问题。
一旦吃了苦头碰了壁,内心又有意愿想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一般都会想起来寻求帮助。
在这个阶段,他们不缺的是精力和时间,缺的只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他们一定会努力去争取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关键是看准迈出下一步的方向。
在这个年龄阶段,前面走弯路还有机会拨回来,只要能稳定好浮躁的情绪,冷静理智地分析自我的个性和适合个性发展的岗位,还是有机会重新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
如果说在大学期间的职业探索属于布局的话,那现阶段是进入打轮廓和框架的阶段。
这个格局一旦定下来,接下来所有的努力将是围绕着整个架构内设计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发展性探索,将会影响今后十到十五年左右的职业发展进程。
第三年龄阶段 30-35岁
这个阶段在职业咨询中的人数中列第二位,在这个阶段中,很多人已经通过多年的努力做到了一定的职位级别,所以他们最常见的问题一般是如何突破职业瓶颈期(职业天花板)、如何提高人际沟通情商、职场减压、情绪管理、克服职业倦怠感、如何管理下属等各种复杂的职场常见问题。
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他们的心理成熟期,对很多的事物的看法已经形成了既定的模式,有些旧有的习惯已经形成,他们已经知道在职场上拼搏光靠工作能力还不够,人际关系也是决定职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这个阶段做职业规划,可以说要考虑的因素就太多了,要综合起来考虑各种职业再发展的潜力、职业经历、内心需求、家庭问题、学习能力、个人职业喜好、人生思考等。
这个过程有点像艺术性的创造,在纷杂的线索中找到那根线头,然后把打结的线理顺,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案。
所以,好的咨询师在这个阶段才能真正看出功力,在看似有时不太相干的信息中找到突破点。
这个突破点需要全盘考虑以上的所有资源,力求最大限度的匹配并评估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潜力。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作画中的上色和细致描绘,画作中的大部分空间将陆续填满,每个部分将突出重点和看点,最终要和整个画面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笔者觉得做这个年龄阶段的咨询是最刺激、最有挑战性的,有点像探宝一样,有时发现四面都是围墙,不知道如何推开被堵上的路。
但是只要细心摸索,找到一个开启的暗钮,突然就感到四面豁然开朗,画龙点睛之神来之笔。
有时会有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所有平时的准备似乎是为了这样的一个时刻到来,看着自己的作品呈现,自己想想和那些艺术大师看着自己满意作品之时的内心喜悦得意的感受是一致的。
第四年龄阶段 38-42岁
中国人说“四十不惑”,但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四十大惑的人不在少数。
到这个年龄阶段一般可以说到了职业发展的中晚期,除非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一般很多人即使发现自己不适合也只能将就下去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阶段其实还远未到了决定职业命运的时刻。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一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容易患上“职业倦怠”和“人生无意义”综合症,比如总是觉得工作没意思,感觉心里有说不出地疲惫,生活也缺乏激情,基本上能看到退休的年龄之前的日子。
有少部分还有精力折腾的人还会去其他的领域尝试新的机会,很多人就追求稳定开始混日子了。
如果个人在心态上认可了这种状态,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用生涯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个阶段才到了人生的中间阶段,人生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怎么可以行进到一半就这样放弃努力了呢?
职业生涯规划其实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职业的发展对人生进行整体规划的过程,所以重要的是你是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人生,如何给予自己的人生意义下一种合理定义的思考过程。
“职业为银,人生为金”,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正确的评价,那即使职业发展再顺利,还是没有悟出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阶段做咨询,对咨询师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底蕴是是一种考验,因为每个来访者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都有比较固定成型的价值观,讨论的不是一般性的职业问题,更多的是有关人生价值观的探讨,如果平时没有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思考和自我探索的精神,做这种咨询的难度就非常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或者对这个问题思考能力不足的话,那真就有点人生虚度的感觉。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画作完成前后的留白,中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就非常注重留白,其目的是让人留下自由遐想的空间,有意味深长的含义。
留白是空,画面是有,所以空是有的延伸,空也是更大的有,所有的意义都在空白处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
在人到中年的阶段,职业和人生就像看似完成,但又并未完成的画卷一样,真正智慧的人是永远不会把画卷的空间填满,因为他知道未填满的空间那部分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回味,在未完成之处才拥有更大的可能性和想象发展空间。
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探索“道”的过程,而之前的三个阶段是探索“技”的过程,各自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缺了哪一个都是一种遗憾。
这就好比韩国围棋高手李昌镐冠军拿得再多,也无法替代日裔华人吴清源的围棋大师的地位一样。
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博弈技术高峰和对棋的理解和感悟境界上的差别。
年轻人靠的是拼劲和充沛体力展现出内在的积极活力状态,通过在棋盘上的搏杀竞争而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年纪大的人靠的是放下的心态和超越胜负的淡泊,从棋盘中感悟人生的起伏和自身的局限。
一个是注重超群的技艺,此为“器”。一个是注重超群的精神,此为“道”。其中高下立见,是为内心和谐之道。
世界上其实很多事情在最高的道理上都是相通的,就看我们是否有觉悟的能力。
职业与人生也不例外,职业的发展进取不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追求理想和潜能开发的自我,而人生的探索不也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局限并坦然面对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