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老板,来碗面条!”
“阿姨,要个炒粉,肉的!”
“叔叔,我吃肠粉,加蛋再加根油条”
....
周一,清晨六点多,店内呼啦啦进来一个个高中生,一声声清脆的点餐此起彼伏。
“又做白日梦了,”英子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恍惚中又回到那天。
英子和老公阿冬经营早餐店,每天凌晨四点,英子夫妇就要起床清洗锅具,准备早餐的配料。
这天是3月28日,忙碌告一段落,踩着平常的时间点,英子去开门,等着送米粉面条过来,也等着顾客的光临。
“阿冬,阿冬,你看...”,一打开门,英子突然大叫起来。
“怎么了,大惊大怪的?”搓了搓满是米浆的手,阿冬一边嗔怪一边朝门口走去,这一看他也傻眼了。
门口原本宽宽敞敞的县城大道,已然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长长的蓝色的铁皮。
阿冬往左边看,看不到出口,往右边看,也看不到出口,再往远了看,隔壁的隔壁小区的红绿灯处,似乎有个出口,又不是别处没早餐店,要绕那么远,谁清晨会有那个闲功夫。
这下好了,店成了围城,阿冬看不见路上的客,客也见不着他们家的店。阿冬和阿英回到屋内,慢慢地坐了下来,一起发呆。
“来一碗三鲜粉,”英子和阿冬转过头,是小区的陈老板,只见陈老板脸带愠色:“我们要去投诉,这生意怎么做,路全给封死了!”
“路要修,也不能不管老百姓死活啊,店租大几万一年呢!”阿冬皱着眉头:“阿英,赶紧煮粉去!”
“煮粉...好,这就去.....”阿英站起身,却愣了愣,又坐了下来:“陈老板,再等等哈,粉还没送过来!”
“瞧瞧,连送粉的都给挡了,马上就有客户来吃早餐了,可怎么办?”阿冬烦烦燥燥地说。
幸好也没什么客户来,陈老板等了十几分钟还没早餐吃,先回去店里:"有早餐吃了再电话我。”
二十分钟后,米粉面条来了,送货哥气喘吁吁:“到处是铁皮挡路,转了大半个县城,才千折百回转到你们店,太误事了,我一大早要送几十家呢。”
阿冬不敢责怪,仿佛路挡了全是自己的错,打着哈哈说:“明天给你减负,不要送这么多了,送一半吧。”
送货哥一愣:“开玩笑的吧,减这么多?”
阿冬:“今天路没了,到九点钟就知道结果了,到时我给你老板电话。”
“老板,来个肠粉,加根油条,”店里三三两两来了些客,都是围城内的人。
“英子,油条呢,油条怎么不放这里来,”阿冬舀了几勺米浆,调着肉末,放了青菜,等着油条蒸肠粉。
“油条来了,”隔壁老王抱着一盆油条小跑着过来,老王家开的包子店,也会炸油条,阿冬的油条都是隔壁老王做的,原来今天的油条也迟到了:“你家的包子也不好卖,”阿冬问道。
“我家婆娘都坐在那里打瞌睡了,没卖几个,”老王愁哈哈地说。
那天早上,阿冬和英子很清闲,有一碗没一碗地做早餐, 下班时,却见盆里米粉米面还有一大堆,米浆还有大半桶,牛肉猪肉葱花姜碎各种原料配料份量也很可观。
第二天,阿冬把原料减了一大半,油条减了好多根,第三天,阿冬又把原料减了一些,油箱减少了几根,第三天再减些,第四天......
一天又一天,阿冬和英子有一单没一单地忙着,阿冬做一单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可比以往还疲惫不堪,英子做着做着就想睡觉。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店门口的铁皮拆了,移到对面的那半路上去了,英子和阿冬的活慢慢多了些,但隔壁老王已经不往他们家送油条了,包子店关门了。
再后来,对面的铁皮也拆了,水泥路摇身一变,变成了宽敞油亮的柏油路,阿冬常常看见路那边大老远走来的客人,客人大老远就喊着要啥啥啥早餐,阿冬和英子越来越忙了...
“老板,我的早餐好了吗?”英子清醒过来,眼前站着的就是穿着县一中校服的学生呀,哪里是做梦呢?
“哎哟...好了,好了,马上好,”英子这才发现掐着的大腿有那么痛了,她忙不失迭地开大火,一边煮粉一边问:“帅哥,你们怎么有空来吃早餐,不是6:20到校的吗?都6:30了呀。”
“作息时间改了,以后7:00之前到就可以,”阿冬的肠粉先熟了,一个学生开吃了,另一个乐呵呵地说:“以后我们天天可以来这吃早餐了。”
柏油路上,一个个身影正朝早餐店过来,明天要加原料了,阿冬和英子心里想着,又恢复到充满鸡血的忙碌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