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楚天风情婚姻育儿
略谈一年级“指读”教学策略

略谈一年级“指读”教学策略

作者: 高原野菊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7:22 被阅读31次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但是记忆力特强,课文还未上完,他们早已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你若抽测其中的某段或某词某句让其单独朗诵或认读,他们就会陷入迷茫,出现识字慌的境况。究其原因,学生没有认真读书,对字或词句的认读只停留在有声的记忆层面,而不是从字形、字义去认识和记忆,常常会出现了人们常说的读“望天书”的现象。在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指读”,书声琅琅的课文朗读就不会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有口无心”无效或是低效的阅读。

一、指读引路,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还习惯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和听讲故事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起点,需要找到幼小衔接上的兴趣点,孩子们才会很快进入学习角色。

部编语文教材是从识字教学开始的,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没有识字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教师范读引领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小衔接的必要的过度。幼儿园的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是不需要用眼去看文字的。只需要用心去聆听,感受故事的精彩就够了。然而,进入一年级,识字、阅读成为孩子学习的必修课,也是孩子实现高效阅读的必备工具。在听、读中观察图画,辨析字形,音形结合是有效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会学习的基础。它不仅需要记住字音,还需要区别字形,区别字意,牢记这些汉字。利用指读进行识字引路,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用心聆听,仔细观察,也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效果。从而去发现文字的结构美,语言的声韵美,培养学生识字、学词、读文的无限乐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规范指读,培养习惯。

指读就是用手指指着,通过嘴用声音把他表达出来。常见的方法是∶书本平放课桌上,用左手按着书本,右手食指指着汉字,进行边读边指或边听边指的一种读书方式。打开书本,常常伴随着眼随手到,手随心到,口随心到等基本阅读素养。具体来讲,就需要孩子们做到“四到”即: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样的指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读书识字之中,以至于更集中注意力,提升识字效果。如果我们过于依赖这样的一种阅读方式,不仅大大降低阅读速度,还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唱读,拖读的现象。从最初的指读识字,指读学拼音,边听边指的学习中逐步放手用眼扫读,需要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需要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和规范。读字做到独字字正腔圆,读句、读段做到琅琅书声,声情并茂。做到指读是观其形,放手扫读看其影,眼观六路,不加字减字,不重复不拖腔。

三、指读教学策略

1.顺序指读,培养观察能力。

读正确是前提,也是目标。借助指读这根“拐杖”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实现从听音看词、看形正音的精准识读。在部编教材编排的识字教学中,识字方法多种。如象形识字,会意识字就占大多数。就需要指导学生观察形状,辨析字音,记住字音、字形。通过“指读”集中注意力,做到我手指我所读,我嘴读我所指,方能达到真正有效识字,掌握识字规律。教材选文都是些朗朗上口的韵文,易于朗诵,便于记忆。通过“指读”帮助孩子记忆,又可以帮助重温字音,记住字形,做到精准识字。

2.倒序指读,培养辨析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久,在课堂上坐不住,时常走神,玩小动作等。教学生字词时有意识打破顺序指读的思维惯性,适时采取倒序指读,不仅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还可以及时调整孩子的有意注意。也不至于孩子们在课堂上出现音与形的脱节现象,视与写的不同步,认读与记忆互相混淆,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变这种惯性思维成为孩子学习的新的增长点。

3.插序指读,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教师要创造一种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要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教师教读,学生试读,小组互读、共度是课堂学习主要的学习方式。插序指读更能够准确的记住字音,看清字形,提升学生倾听的质量。教师营造一个团队合作学习的平台,生生互动,兵教兵,你读我指,我读你指。相互合作监督,相互学习交流,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比“单线作战”好得多。这就需要倾听时耐心细致,抓住精要,不分心走神,指读与倾听并进。即使不按顺序读,依然能够辨其字形,听清字音,实现插序、倒序、顺序相结合的指读训练,提升识字效果,完成识写任务。

4.放手扫读,培养自信

自信是孩子形成有效阅读的重要基础。指读教学重点在识字阶段运用较为普遍,进入课文学习的朗读阶段,指读将渐渐被淡化,甚至不再提倡利用指读进行教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梦想一直是几千年来古今学子们追求的最高学习境界,需要量的积累,也需要超人的快速阅读技能训练。但是,过于依赖指读,很难达成这一目标。从一目一字一词逐步过渡一目一句或一行至几行,需要教师的引领,更需要教师的有效训练和学生实践。把“心读”与“声读”有机结合,把心领神会做到极致,学会在读中捕捉重点字词,为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铺垫,必将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四、建立绿色评价,点燃孩子指读激情

古希腊教育家普鲁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巧妙的课堂评价导向,不仅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还可以引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指读作为学生识字、学词、读文的起步,其速度,质量都是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成长的。如果一开始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它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坚持,并在老师的宽容和鼓励中得到提高,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建立自信,他们对待学习的激情就会被点燃。因此,多包容孩子,多启发诱导,多给孩子以掌声鼓励。孩子们才会在不断的褒奖中成长,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相关文章

  • 略谈一年级“指读”教学策略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但是记忆力特强,课文还未上完,他们早已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你若抽测其中的某段或某词某...

  • 语文关键能力培养:建构·积淀·共生

    ——读郑桂华教授《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

  • 共读笔记心得4:怎样调整教学策略

    共读笔记心得4:怎样调整教学策略 福...

  • 爱与教养

    晚饭后 ,陪孩子一起写作业。 有道作业是指读,把这个单元的英语课文指读一遍 。孩子刚上一年级,英语的内容...

  • 浅谈我的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摘录)

    浅谈我的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摘录) 语文教学提出一年级的主要任务是“一心一意奔识字”,通过“意义 语文识字,推进阅...

  • 曾经的阅读教学策略

    曾经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年级亲子阅读打卡 孩子刚上一年级,识字量较少,对读书不感兴趣,以亲自阅读为主,每天晚上和家长...

  • 读诵楞严经有感

    读诵楞严经首卷一月有余,略谈裨益。 因何读诵?楞严经乃佛之言语,此言真实无虚,若能深埋于八识田,因缘成...

  • 统编语文新教材的单元教学策略谈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新教材单元组合是双线的...

  • 读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

    常常有孩子说不太喜欢语文,大抵原因是语文有太多生字要写,语文要写作文。因为有困难,所以回避它。这些孩子还...

  • 读《略谈学习国文》所获

    今天读了叶圣陶先生的《略谈学习国文》一文,叶老说:“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略谈一年级“指读”教学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q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