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采用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态度和配合都不错,看到了一些成效。正在心里高兴之余,孩子好像故态重萌,情绪化、抵触做作业又出现了。
我们会在孩子状态好时欢呼雀跃,而在孩子状态不好时恼怒沮丧。
我们这种在成功的时候过于乐观,以及在失败的时候过于悲观,都不利于孩子在成长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从坏到好以及从好到坏的转变,从来都不是在某一时刻突然发生的,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会有一个波动的过程。
孩子的行为总是在这个波峰、波谷之间不断地反复。只有我们用的方法得当,好的行为逐渐得到强化,变得强大,坏的行为逐渐缩小,逐渐地被好的行为所取代,这时孩子才会形成好的习惯。
01转变过程中会有“反复”,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要对孩子的行为“反复”的现象有所准备,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应对策略。同时,我们要乐观地把控好方向,保证孩子是一路向上的。
这个过程就跟我们成年人去健身一样。可能我们下定决心要去跑步,买好新的跑步鞋,酷酷的紧身衣,开心地跑了几天。这时如果我们过于乐观,认为自己已经开始了,以后每天都能坚持跑步健身了,对后面的失败因素没有考虑完全,当突然间有点犯懒不想跑了,或者这几天有事没法跑了,……各种意外出现时,都会让我们从原来的乐观转为悲观,这样我们跑步的整个历程可能三五天就结束了。
但如果开始我们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先想到跑步习惯的养成其实很难,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中间可能会有两三天我们不太想跑,或者外部环境不允许我们跑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替代跑步来运动,过两天我们要怎么鼓励自己重新跑起来。当这些问题都想到的时候,我们才更容易坚持。
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也会发生。当孩子出现好的学习习惯时,我们不要太过于乐观,我们心中要明白,好习惯的养成需很长的时间,会有反复。我们要对这个过程有心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02在孩子学习状态好的时候,也要看到想学和不想学的矛盾较量。
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也许孩子并未养成稳定的习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
当孩子出现想学习,但内心压制想玩的心时,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不想学”。
我们不能帮助孩子一起压制“不想学”的力量,而是要告诉他:“孩子,你身上也会有不想学的力量,因为你还小,不能完全掌控它。但是,当你看到它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掌控,或者不被它控制的时候,你想学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们要在孩子心里植入一个观察者的心态,这样孩子会客观地来看自己的状态,调控自己的状态。当他能够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观察这个变化过程时,也会更容易形成好行为。
心理弹性是在逆境中爆发的一种力量,让孩子能够有弹回积极正向的力量和自信,但这个弹回去的过程不是一次成功后就能永远保持的,它会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
家长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的偶尔退缩,并在每一次退缩中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成长点,获得新的力量,让自己带领孩子在反复中成长,练就真正的弹性。
心理弹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