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酱香通鉴读点历史历史.地理.人文
【酱香通鉴】燕王姬喜也跳出来凑热闹

【酱香通鉴】燕王姬喜也跳出来凑热闹

作者: 衣赐履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08:44 被阅读34次

前251年,燕国国君姬喜派使臣栗腹晋见赵孝成王赵丹,献上十二万两黄金,与赵国结为兄弟国家。栗腹返回燕国后,向姬喜汇报说,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中了,他们的孤儿还都没有长大成人,可以去进攻赵国。姬喜问昌国君乐闲(乐毅的儿子)的意见。

乐闲说,赵国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有强敌,所以国内百姓都是战士,拉起一票人马就能打仗,咱不能去攻伐。

姬喜说,我们五个人打赵国一个人还不行吗?

乐闲说,那也不行。

姬喜大怒道,你丫闭嘴!其他臣僚都支持姬喜,认为可以攻赵。于是,姬喜调动两千辆战车,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鄗城(河北省柏乡县北),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代郡(河北省蔚县)。大臣将渠说,咱刚和赵国拜了把兄弟,并用十二万两黄金给赵王祝福,现在使臣刚回来就发兵进攻人家,这么不信不义,怎么能取得胜利?

衣赐履说:将渠人品不错,不过水平不行。无法取得胜利与讲不讲信义有毛关系?人家秦国十仗能胜九仗,凭的是讲信义?人家凭的是实力、战斗力!说明白燕国的脓包军队打不过赵军不就行了嘛,何必绕来绕去,搞得姬喜还以为自己人五人六呢。呵呵

姬喜不听劝阻,并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在大军后面出发。将渠情急之下拉住姬喜腰间结系印纽的丝带,姬喜一脚把他踢开。将渠哭泣着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大王您啊!

燕军抵达宋子(河北省赵县),赵国廉颇率军迎战,在鄗城大败栗腹。赵国大将乐乘在代郡大败卿秦,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都蓟城。

姬喜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赵国表示,姬喜你滚蛋!我们只和将渠谈。姬喜于是任将渠为宰相,前往赵国议和,赵军撤退。

衣赐履说: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败;前257年,邯郸保卫战结束。这两场战争都是旷日持久,赵国实力大损。然而,前251年,依然轻松搞掂燕军,证明赵国的战斗力不是吹的,我们认为赵国是当时唯一能与秦国一较长短的国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笑的是燕王姬喜,我们弄不清他攻击赵国的目的何在,但从他的表现就可看出,左右不是猪一样的队友(齐),就是狼一样的队友(燕),想要合纵抗秦?你合纵个茄子!

廉颇、乐乘之辈,弄不过秦军,但对付燕军,还不是跟捏死个臭虫似的?

前242年,姬喜觉得时机不错,又派人打赵国,又被赵国打得大败,被俘两万人。

衣赐履说:对于这种脑袋被车轮碾过的二货,我也懒得评论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酱香通鉴】燕王姬喜也跳出来凑热闹

    前251年,燕国国君姬喜派使臣栗腹晋见赵孝成王赵丹,献上十二万两黄金,与赵国结为兄弟国家。栗腹返回燕国后,向姬喜汇...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燕王哙禅位

    又看了一会儿资治通鉴,燕王哙禅位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周慎靓王五年,也就是公元前316年。主要人物就是燕王姬哙,燕相国...

  • 高贵与卑贱,历史的烟尘

    公元前227年,刺秦事败,秦王大怒,命大将王翦攻燕。 十个月后,燕都蓟城被秦军攻破。 燕王姬喜、太子姬丹率燕国残军...

  • 万万没想到

    天气寒冷的周末早上,我去小吃街吃早点。 香喷喷的酱香饼出炉,大家都围过去,天生不爱凑热闹的我,等人都买完离开,酱香...

  • 荆轲传奇02:燕太子丹

    02 燕太子丹 太子丹,姓姬名丹,是燕王姬喜的儿子。 太子丹年少时,曾被燕王派到赵国作质子。 就在赵国时,太子丹结...

  • 【酱香通鉴】汉代断案量刑实录

    衣赐履按:这是汉初的案例,照理放在这里讲不大合适,但实在没忍住,觉得这个例子很有趣,想来想去,也在这里摆一下,与大...

  • 【酱香通鉴】麒麟阁十一功臣

    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汉朝首都长安朝觐,自称“藩臣”。匈奴从公元前三世纪崛起,中国跟它苦苦缠斗,历时二百...

  • 【酱香通鉴】霍光也搞了一回“指鹿为马”

    衣赐履按:前80年,燕王刘旦、盖长公主,以及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联合起来打算谋反,消息泄漏,霍光闪电出击,将上官...

  • 【酱香通鉴】既爱萌妹子,也喜小鲜肉——八一下刘邦父子的卦

    衣赐履按:今天讲讲高祖刘邦和惠帝刘盈的私生活。不是故意扒出来的,读通鉴,感觉文帝刘恒对美男邓通好得太过离谱,于是,...

  • 传奇天露 好喝酒美

    传奇酱香 天露酒美 儒雅顺柔 微熏尚喜 纯粮酿造 自然酵起 宴会友朋 实乃可矣 读传奇天露酒友文有感酱香(传奇)崛起

网友评论

  • 东北老齐:宋史,明清史之类的还算好点,也许是因为纸张的发明,宋代和明清的文人都喜欢写日记或者写一写私人的笔记。这里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正史没有的细节可以在这里面重现。但是,先秦史,史料太少了。很多疑问,无从考证。只能是综合很多材料之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与猜测。但是,缺乏证据的支撑,想象与猜测即便再符合逻辑,也是缺乏底气的。也许项羽不放那一把大火,很多史实的细节部分还真能保留下来。
  • 东北老齐:长平之战前期,老廉颇虽然一再丢失空仓岭,光狼城等要地。但是,从史料所记载的情况来看,在廉颇执掌帅印期间,赵军的建制得以保全,赵军的行动也是一直符合老廉颇的预想。啥预想:层层防御,层层阻击,逐次消耗,司机反扑。
    江湖传闻,秦军将领王纥外号叫王铁匠,可见此人善打硬仗,应该和彭德怀属于同类人物。但是,就是如此凶悍的王铁匠,硬是拿老廉颇没办法。当然了,赵国国力不支与赵王换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廉颇率领的赵军,是邯郸保卫战洗礼过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而且,这个赵人的战斗力确实不同凡响。廉颇出走后,曾经在楚国为将,打过几仗,也没啥建树。以至于廉颇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思用赵人。
    同将不同兵,廉颇也没辙。
    乐乘本来就是燕国的将军,后来投降赵国,对燕国的情况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燕国趁火打劫,这本身就集齐了赵人的怒火。
    名将廉颇,率领强悍的赵人,再加上赵人的怒火和对燕作战一贯胜利所形成的心理优势。击败燕国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从一些史料上的只言片语来看,当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廉颇率赵军主力,以雷霆万钧之力,先猛攻一路燕军。燕军遭到廉颇的打击后,应该是燕军的建制很快就被打散了。燕军将领无力控制军队,溃兵冲乱,冲散了这只燕军。这只燕军完蛋之后,廉颇立刻回军,与乐乘合力攻打另一只燕军。主力燕军完蛋后,另一只燕军本来就心存畏惧,战战兢兢。在廉颇与乐乘的合力打击下,很快就崩溃了。
    赵军迎战的时候,应该是乐乘率军在代郡阻击燕军,拖住燕军,使其不能继续深入赵国。廉颇负责迎战燕军主力。解决掉燕军主力后,再处理代郡燕军。
    换句话说,在赵国君臣谋划对燕作战的时候,代郡在作战计划里的优先级不是太高。
    个人的一点想法,说说而已。
    衣赐履:@东北老齐 哈哈,对
    东北老齐:@衣赐履 燕国肯定干不过赵国。赵国基本上也算是全民皆兵了。类比一下,有点类似于波黑内战时期的塞族武装或者群狼环伺中的以色列。这种常年打仗、打恶仗、硬仗的国家,收拾燕国肯定没问题。
    衣赐履:@东北老齐 你的分析可能很有道理,反正哩,我没有看到更多的史料,我要写呢,就不能这么写,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也即,燕国不是赵国的对手,呵呵。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叫《能够兑现的法律——你所不知道的秦帝国》,刘光义著,据说是民间学者,写得非常棒,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估计对我下一步读楚汉争霸会有直接影响

本文标题:【酱香通鉴】燕王姬喜也跳出来凑热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ya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