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召开家庭会议协商指定了一张小乐做作业的星星奖惩表。
主要的项目就是每天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班的作业,依据完成情况和质量奖励星星。所得星星可以用来兑换实物奖品或一次大型娱乐活动,主要是一些小乐喜欢的儿童大型游乐场所。另外,也可以用来换取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而且我在每个星期开始前,我会和小乐商量把下周每天的课外作业分配填充在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里。这样,小乐就只要按照事件计划好的去依次完成就可以了。
刚开始实行的两个星期,小乐遵守的还不错。刚好小乐班级里盛行看《国家地理寻宝记》的书,于是他决定把赢来的星星都用来买书。40颗星换一本寻宝记。周末就用星星换十几,二十几分钟的游戏时间。
从第三个星期开始,我们都有点懈怠。情况开始有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有:
1、计划不清晰导致目标不能及时完成:我有时候会忘记和他把下周的校外作业分配在每一天里,导致他回家后完成作业不是很自觉。
2、执行不及时导致大家为此产生不愉快情绪:我和爸爸有时候会忘记及时把星星给他记上,导致我们有时候会为到底前几天该得几颗星星而争论,进而增加了些消极体验。
3、学校作业增多导致计划没能及时完成:后半学期开始,学校作业变得多了起来,导致小乐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不成就没有星星,更加刺激小乐产生消极情绪,如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4、最重要的一点,物质奖励导致我们都更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因为星星都用来兑换了物质奖品,作业的奖励目的性被强化了。小乐会带着想得到奖励的期待和得不到奖励的压力去做作业,反而过程中有更多焦虑和抵触情绪产生。而且小乐在过程中几次想要修改兑换机制,想让自己能更轻松地得到星星,这使得我们不自觉地把问题转移到了“要不要调整机制让他更容易得到星星的”的矛盾上,也把注意力更加关注到了他是否每天都有按时完成目标的结果上,而忽略了过程中的很多因素。比如他在做作业时带着什么情绪状态、学习的动力是否变化了、作业行为习惯有没有进步、学校的内容是否真正消化了等等。一旦我们都关注在结果上,学习本身的过程就被忽略了,我们的角色也会不自觉地停留在监管者层面上,那么,执行者和监管者的对立关系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冲突和对抗。我们对小乐的表现不满意,小乐对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奖励而灰心、沮丧。
并且,我和爸爸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对奖励机制有依赖性,觉得都设定了规则了,那只要按这个去执行就可以了。在监督小乐的作业中有时候也会偷懒,想着只要凭借星星数量来做决定就可以了。既然事情都被动地按照条条框框来执行了,那这中间,难免就会少了些温暖的、积极的、主动的、互相理解的东西。
庆幸的是,在过程中,我们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在后半学期中,我们召开过一次家庭会议,集体商议对一些规则进行了中途修改,发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在陪伴小乐做作业的过程中,只要我有空,一旦发现他的作业情绪不太好,也想办法帮他调节,小乐现在自己也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并且想办法尝试去调整。
在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的学习策略上,我和小乐也一起探索了几种新的学习方法,对小乐还是比较实用的。
另外,做作业时,小乐开始计算自己完成一些特定作业所需要的最少时间,这对他以后自己做时间规划,以及形成作业专注力还是有帮助的。当然,对于时间的预估,小乐常常过于乐观,但这是所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表现,我们要理解。
总的来看,星星奖励的机制目前对小乐的约束和激励仍旧只是在兑换物质奖励和游戏时间上。在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以及策略上的促进,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结合这几天在学习的一门课程,也验证了物质奖励为什么不能很好促进孩子学习的这一点。
因此,想要全面提升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信心、学习动力等能力,还是需要我们父母持续运用多种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结合我家的实施效果,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1、设定的规定一定要合理,允许孩子提出修改意见。并定期修正,一周或两周比较合适。
2、当孩子达不成目标时,先理解情绪、找到关键原因,给孩子实际支持,羞辱或者批评会让孩子对规定产生更多条件性消极体验。
3、及时反思父母自身的部分是否有做好,是否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好的示范。
4、多关注孩子学校、以及课外班的变化对规定实施的影响。
5、始终关注孩子在过程中的表现,坚持运用正面强化法,过程性鼓励法,看见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培养学习自信。
6、少用物质奖励,多用精神奖励。
一定记住要多给孩子关注、欣赏、信任和爱。光想着凭借制定一套规定就万事大吉,还是不太可行的!
好了,这篇关于我们和小乐的实战经验分享,供各位爸爸妈妈参考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