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古典老师的得到专栏《驱动你早上起床的到底是什么?》
其中,古典老师提到了三面镜子:
1.显微镜,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细分细分,再细分。
2.平面镜,真正如实地反映当前现实。
3.望远镜,如果站在离地三千公里看这件事情,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心理学上常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简单来说,我们用一面自己做的镜子来看这个世界。
而上面提到的三面镜子,就是来替换自己做的那面镜子,看清职业的世界,更好地适应,更快地成功,更好地幸福。
一、神奇的三面镜子。
这三面镜子:
- 显微镜,就好像是让我们把周围的事物(比如,在那个慵懒的早上,看着阳光下蚂蚁搬家)看成二维,简化思维,概括总结。
- 平面镜,就好像是让我们看到周围同一维度、同一空间的人和物。
- 望远镜,就好像是让我们抽离出来,站在现实的环境之上,去观察、体悟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扩大视野,认清方向。
正如,《三体》中的“升维”一样,如何将简单的道理千变万化展开成更多的法,更多的方法再展开成更多的术。
这三面镜子,就像是,本我,自我,超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弗洛伊德于一九二三年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这三种形式的“我”共同组成人格。
强光下那最真实的我就是“本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在那不明不暗的灯光之下的镜中的我就是“自我”,弗洛伊德认为“ 自我”是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在那个零星灯光下的自己和镜中的“我”判若两人,那个就是“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这三面镜子用在我们和职业当中时,怎么用呢?
二、职业世界中的三面镜子。
- 显微镜看清职业和自己的本质和互动关系,用职业发展模型聚焦在个人能力、企业要求、企业回馈、个人需求四个因素上。
- 平面镜看清自己、周围的人和资源。用“先跟后带”的策略,先做好,不盲从。
- 望远镜看到自己的梦想和现实间的实现路径。画出通往梦想的路。
生涯规划就是用显微镜+平面镜+望远镜,解决我们和职业之间匹配的问题。
三、在职业世界中如何用这三面镜子?
在我们的生涯发展中,要经历三个阶段:
- 生存期,为了一口饭。
- 发展期,为了一份工。
- 事业期,为了一个梦。
生存阶段:用显微镜和平面镜,把活干好,do well ,偶尔拿着望远镜看看。
发展阶段:用平面镜+望远镜,把能力干出来,最好把未来需要的能力干出来。显微镜,遇到具体问题,深入研究一下。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是攒资源、练能力,发展增速快,可以避免一些问题出现。愿景导向驱动更好。
事业阶段:望远镜+平面镜+显微镜。因为,事业阶段发展不好,可能面临生存问题,发展不好,就是发展问题。所以要使尽浑身解数,建立起事业。但路径是从远到近的设计,也就是可以用车日路模型。
这三个阶段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划分:
- 财务指标区别生存期,当财务满足了你的生存后,。
- 心理指标区别发展和事业期。在财务指标达标的基础上,追求外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发展期。追求内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事业期。
有时候,外在和内在会重叠,财务和心理指标会交叉。这时,知道自己应该先解决的问题在哪里,生存第一,活下去,才有意义。
心理指标的调节显示了一个人的成熟度,不是一味追求外在,也不是一味追求内在。真正的自我是外在和内在和谐统一的。
四、看起来有些生涩,看懂了,真的可以加速。嘿,朋友,带着三面镜子,打通你的职业之路吧。
你的喜欢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记得点个喜欢再走哦。
鸡汤、干货和朋友你一起分享,别忘了关注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