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八)

作者: 耿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4-23 17:54 被阅读22次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八)

王峰去了北京,他去了南方复试的城市。

结果,面试都没有进。

赶快调剂。

阴差阳错,七弯八拐,冥冥注定,他俩同时被江南的一所城市接纳了,只是两人在不同的大学,但都在大学城。这就让他们一下子感到很亲切,本来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地闯入一个新的城市,现在忽然有个伴,感到不是那么孤单了。

四月的江南,春生草长,惠风和畅,绿绿红红,莺莺燕燕,好不美丽!

复试成功后,在江南做短暂逗留,他赶快回学校上课了。因为要调剂,中途他又打电话给张主任请了假,果然应了那句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歪心张同意不同意也得接受,反正我现在回不去。回到学校后,不管张主任还是关校长,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事。

在回去的火车上。他仔细品味着从南往北,从江南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的不同。赶着去复试的路上,他可真的没有心思看看窗外的美景。现在被录取了,心境果然是不一样了。南方沿江沿海地区,比起北方来,最大的特点,是水资源丰富。北方庄稼地里长的是旱作的小麦,南方水田里种的是水稻。所以,火车一路开过去,最直观的感受是南方全部都是水,随着路程向北的推进,水越来越少,到了北方内地,表面上简直看不到水。怪不得自古以来江南就被称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美丽富饶。自古南方重经济,北方重政治和军事。其实仔细讲起来,林浩然老家所在的地方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北方,而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中原”,中原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自己老家再往南去二百里,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所谓南北分界地带;往北去二百里,就是黄河以北。自己老家正好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地带。中国冬季的供暖情况是这样的:黄河以北供,黄河以南不供。所以这片地区正好是名头上的北方,却不享受北方待遇的地区。

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美景,显然南方比北方更好看一些,就是因为水多,湿润,植物生长茂盛,绿绿的养眼。在以后不断反复往来于家乡与读研城市之间,对这一点的感受更加深刻,特别是到了冬季,北方树枝早已枯干,整个世界一丝绿意也找不到;而南方,还是照样绿的好看。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林浩然喜不自禁。

回到学校,已经快五月份了。林浩然心里清楚,这份工作再做一个多月就与之拜拜了。辞职书已经递交,校领导也已批示同意,并祝贺前程似锦,真是有意思,呵呵。同事们也都投来恭喜、羡慕的眼光,他买了礼物去重重感谢了王姐,王姐听到他读研所在的城市,连连说好地方,并说将来去找他玩,并批评他不该买这么多礼物,刚毕业工作拿工资,这是在浪费。林浩然想,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要不是王姐,这两年都不知道怎么混下来,这些礼物都还不足以表达感情。

同时,王姐还开导了他,不要记恨张主任,他也不只是对你一个人这样,有时候也是工作开展的需要,人都不容易。以后有空、有心情了可以回来看看。要是你走出去,记恨这个地方,说这个地方不好,对这个地方不好自不必说,对自己也是种持续的伤害。多想想这个地方的好,你也会舒服点,虽然有点阿Q精神。说完王姐哈哈大笑,林浩然也跟着大笑。

从王姐身上,林浩然觉得有些人真的是好人。不为当官往上爬,也不为多占便宜,就是性情中人,以自己的小角色主持着社会公道,尽自己绵薄之力。其实这种人才真正无形中在为他服务的单位做贡献,是正能量,为这个社会积极贡献当着疏导员。

学期末接近尾声,跟孩子们道别的时刻到了。三个班,每个班都要道别。跟这帮孩子们在一起两年了,确实还是有点感情的,林浩然设计了n种台词,但每次说到下个学期就不教大家时,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有些女孩子竟然难受的掉下眼泪来。当听到老师要去读研时,又觉得很好。孩子们观点几乎空前一致:要出去闯,这个小县城太烂。林浩然顺便鼓励了一下大家,明年高考好好考,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也可以考到南方找老师。最后一堂课了,孩子们也胆子大起来,问林浩然要了手机和QQ号。要搁以前,他肯定不给的,但现在忽然觉得以后大家也不是师生关系了,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就给了孩子们。

接下来,期末的事情忙完。办离校手续,整理行李,领工资,回家。

工作两年,最后林浩然数了数自己的存款,七千元整。

他想了想,工作两年来,还没怎么孝敬父母。除了第一次发工资回到家里请父母吃了一顿,给老妈买了一对护膝,因为老妈腿有风湿;给老爸买了一个飞科电动剃须刀,老爸之前都是用刮胡刀。之后就是每个月或者每周,以及逢年过节回家时给家里买吃的,用的,别的也没干过什么。日子稀松平常。倒是姐姐给家里添了不少大件,什么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等,新产品一上市,就买回来。这次自己也要表示一下,反正读研是公费,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就是到了南方要抓紧自己赚生活费这件事要记在心里。

当时小县城里忽然流行起电瓶车来,这玩意也是南方传过来的,不用烧油,每天充电,但骑起来的效果跟摩托车是一样的。于是领着爸妈去销售市场买了辆三轮电瓶车,农忙时可以拉些东西,闲时父母俩人也可以一起出去逛逛。于是买完电瓶车过完这个暑假林浩然启程去读研时,身上还有三千块。这就是24岁的林浩然2008年只身闯都市生活时的全部身家。

相关文章

  •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八)

    王峰去了北京,他去了南方复试的城市。 结果,面试都没有进。 赶快调剂。 阴差阳错,七弯八拐,冥冥注定,他俩同时被江...

  • 摇摆不定的人生(二十八)

    期末放假,他没有急着回家。 其实他这个年龄段是最尴尬的时节。二十六七岁了,还在上学,同龄人没读大学的孩子都好几几岁...

  •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四)

    左弯右拐,他们到了一家火锅店。 两个人点了菜,不一会儿,水开火旺,食材下锅,香气一点点四散开来。啤酒下肚,吃将起来...

  •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六)

    大学时觉得专业课并没有图书馆自己喜欢的书那么有意思,所以态度会不那么端正。现在因为要考的还是自己的专业,所以看专业...

  •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五)

    真是老天有眼。学校期末早早进行了考试,把学校的工作全部做完,放假。而这离研究生考试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收拾一下,他就...

  • 摇摆不定的人生(十七)

    漫长的寒假,一如既往的春节。 胡吃海塞,推杯换盏,走亲访友,聚聚散散。被问的最多的是,毕业两年怎么还不结婚,有没有...

  • 摇摆不定的人生(六)

    转眼到了期中,工作已经两三个月了。这两三个月的工作生活其实还算不错,林浩然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个老师,而今实现了,自...

  • 摇摆不定的人生(五)

    五天的培训很快结束。至于学到什么林浩然还真不甚明了,但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他不能当这个班主任。 在教师进修学...

  • 摇摆不定的人生(四)

    这是一家小饭馆,装饰简陋,客人稀少,张华说:兄弟们,由于我们刚毕业经济还不宽裕,只好先苦点儿了,今天我们就在这个简...

  • 摇摆不定的人生(一)

    24岁,大学毕业在家乡的小县城教了两年书后,林浩然考上了两年来梦寐以求的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欣喜若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摇摆不定的人生(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yy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