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时间久了,我发现职场里分为两种人。
一种是无论何时都面无表情,双目无神,到时准点下班的“懒人”。他们全天埋头于电脑屏幕后,只专注于耕好自己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其他的事情根本懒得去思考。而另一种则是每天神采奕奕,把加班当成生命来热爱的“铁人”。他们永远勇于当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人,热衷于“没事找事”,和各个部门撕逼。
后者往往身居高位,而前者则没多大野心,处于被领导的地位。不幸的是,我恰好属于前者。不是因为不想努力,而是因为实在是力不从心。
不知道是不是我天生骨骼清奇,从小到大,只要没睡满超过8个小时,第二天起来绝对是精神萎靡,状态不佳。如今每天早出晚归,只要有一天晚睡失眠,上班的心情便如上坟一般,一整天在公司里连打200个哈欠都不在话下,更别说要随时保持一副燃起来的工作状态。
因此我十分羡慕那些每天都能保持活力的人,他们仿佛不需要休息,一年四季24小时超长待机。不管何时见到他们,永远都是一副干劲满满,朝气蓬勃的样子。而我呢,身体里的犯困因子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春困,夏乏,秋觉,冬眠,没有一天是不想睡觉的。
我曾经因为赖床有过非常惨痛的经历。那是小学的时候,某一年的冬天,我实在太眷恋温暖的被窝,父母三催四请也起不来床。明知道再睡下去就要上学迟到了,但身体就是怎么都不肯起来,再趟个三分钟都是好的。结果等到我姗姗来迟,教室里已经响起了朗朗书声,老师罚我一整节课都站在走廊外面听课。那时候的我才刚刚知道“面子”是什么东西,就在全班同学的众目睽睽的注视下,在走廊外顶着寒风站了很久。这份屈辱让我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在班上大声说话,我成了老师眼里全班公认的“懒学生”。
再后来上了高中,读的是全封闭的寄宿学校。每天早上6点就会被刺耳的铃声叫醒,接着洗脸,刷牙,晨跑,早读。当时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巡视哪个班早读最大声,声音越大越说明读书态度积极,直接关系到每个月一次的流动红旗花落谁家。别的同学读书都读得感情饱满,极其认真,而我每天晨读时,翻开书本没几秒就会觉得双眼模糊,眼皮沉重。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我练就了一门就算在极其嘈杂的情况下,也能睁着眼睛睡着的“功夫”。
如今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抵御不了困意的侵蚀,也许我也能考上清华北大。
尽管在与困意作斗争的日子里,我屡战屡败。但我多多少少通过它了解到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我经常在数学课上犯困,但语文课就不会,所以后来选了文科。我总是在工作中犯困,但一下了班就生龙活虎,只恨时间不够用,所以选择业余时间写写文章抒发情绪。
总是有刚毕业的年轻人觉得很迷茫,喜欢问: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
我能给到的一点小建议就是,判断你适不适合一份工作的重要指标就是看你会不会犯困。虽然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你,但会让你犯困的工作一定不适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