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书电影成长励志
《死亡诗社》:自我觉醒了,然后呢?

《死亡诗社》:自我觉醒了,然后呢?

作者: 亦染心田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21:09 被阅读69次

文/亦染心田

01

昨晚临睡前,看了《死亡诗社》,险些有些睡不着。

尽管有着时代和民族的距离感,但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能让自己受益颇丰的金玉良言。

在以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基汀老师的存在宛如一个异类,他从不照本宣科,墨守成规,他的课堂生动而极富感染力。

你无法想象作为一个老师,他竟会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撕去空洞而无用的前言、双脚站在讲台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大声朗读自己所创作的诗句,哪怕显得有些傻、太过简单也没关系,只要不落入俗套……

是他,给孩子们枯燥无趣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也是他,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自我。

正如他所说的那句:“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将此奉为人生信条的七名学生踏上了自我觉醒之路,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画上句号,也算佳作一件,我们会记得那一句句至理名言,会如同那些孩子般勇于打破常规,展开新生。

然而事实是,真正的故事才由此上演。比自我觉醒更难的,是找到其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02

随着剧情的深入展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渐渐浮于水面,我们有多欣赏尼尔和查理不顾一切、坚持自我的勇气,就有多厌恶卡梅隆的背叛。

然而他不过是向现实妥协,选择了一种更为保守的生存方式,我们说他自私也好,懦弱也罢,也无法否认如他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普遍存在的。

他们对权威无比顺从,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学生”,循规蹈矩,没有个性,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一点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波逐流,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一旦出现利益和矛盾冲突,便会很快放弃原则,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别人。

而这样的人,大多都会很成功,但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是一颗早就死掉的心。就像基汀老师引用梭罗的那句“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一样,成为了生活的奴隶,而不是主宰者。


03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禁恍然大悟:那就和现实作斗争嘛,年轻就要不顾一切!

然而看完影片,你会发现,最不顾一切的两个人——尼尔和查理,却都以悲剧收尾。一个被学校开除,前途未知;一个以死坚守梦想,却依旧无法感化顽固的父亲,反而牵连基汀老师丢了饭碗。

我们深感惋惜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其实,基汀老师在和查理说的一番话中就已经给予了我们答案。

“多尔顿,你今天的表演很拙劣……吸取生命中的精华不是叫你胡来,有时候要大胆,有时候要小心,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在我看来,被学校开除不是勇敢,而是愚蠢。因为你会失去很多大好机会,比方,不说别的,听我的课的机会。”

做事用点脑子,你们也都一样。

可以看出,尽管基汀老师一再鼓励孩子们“把握当下”、“找到自己的路”、“去思考”、“去行动”……但他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们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而不是任性而为。

在开解尼尔时,基汀老师也不止一次的规劝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尝试和父亲沟通,哪怕等到毕业也没关系,那时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然而自小就受到父亲控制,没有选择自由的尼尔从始至终也没有拿出勇气,哪怕饮弹自尽前也没有将自己对表演的喜爱向父亲说出口。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尼尔的悲剧和基汀老师分不开,但从某种意义上看,酿造出他悲剧的不是基汀,而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父亲对其梦想的扼杀,也是失去抗争勇气的不愿妥协。


04

如果每一个自我的觉醒、梦想的实现,都要以退学,甚至以死为代价,这样的成本的确太高了,这不,相对于卡梅隆的妥协,尼尔和查理的对抗,托德的选择就更值得人学习了。

尽管他也没能摆脱学校权威和父母的施压,在最后的声明上签了字,但对于他来说,基汀老师的存在恰好是给他一潭死水的人生注入了无限可能。

由最初的质疑到观望,由观望到接受,由接受到赞同并被其深深影响,托德从一个极度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内心想法丝毫没有价值的人日益成长。

他将惠特曼描绘成了一个“牙齿流汗的疯子”,热情和想象力在头脑中迸发,他也是第一个无视诺兰校长的咆哮,站在课桌上高喊“哦,船长,我的船长!”为基汀老师送行的人,与那一片低矮的埋的很低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不难从那一个个笔直的身影中看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希望,“自我觉醒”的种子已经深深埋在他们心里,只等一个恰如其分的时机,它就能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有的时候,隐忍的觉醒何尝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05

前段时间网络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留美学生王猛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一事也恰好是最有力印证。

我们不难发现,王猛的经历就像尼尔和托德的结合体,生活在一个凡事都受控的家庭,没有自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内向、敏感,自卑又倔强,即便没有碰到像基汀一样的思想启蒙老师,但待他羽翼渐丰,可以与现实说“不”的阶段,他也毅然决然的迈出了那一步。

即使来自社会的各种声音从不间隙,他也依然坚持做自己。

由此可见,自我觉醒很重要,但觉醒后的选择更为重要。不是当冲突爆发就妥协于现实,也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硬着脑袋就往上冲,而是先认清形势,由内武装自己,三思而后行。

基汀老师说得好:“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亦染心田,90后自由撰稿人。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打磨,蜕变。自我剖析/心灵鸡汤/个人成长

相关文章

  • 《死亡诗社》:自我觉醒了,然后呢?

    文/亦染心田 01 昨晚临睡前,看了《死亡诗社》,险些有些睡不着。 尽管有着时代和民族的距离感,但我们依然能从电影...

  • 满分电影“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代表了自由,自我和对抗 死亡诗社——和平的对抗,我只有我的爱,我的存在,我用我的方式去表达 沉淀在每一...

  • 《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死亡,太恐怖了吧!死亡诗社什么鬼啊!为什么起这样的名称啊!既然是诗社,本该是浪漫的,何来死亡。搞...

  • 影评

    死亡诗社,追求自由,独立,思考,让人向往。 心灵捕手,打开心扉,认识自我,follow your heart !

  • 醒了觉

    梦里手机坏了,有点碎了→这下可以换手机啦→有点紧张,又要花钱了(坚定的要换)→现实中经常带着恐惧害怕也依然向前→最...

  • 一场关于教育的恐怖片,30年前的批判现在还是适用

    评《死亡诗社》 “死亡诗人致力于吸收生命的精华。” 这是死亡诗社的开幕词,诗社里都是一群浪漫主义诗人,在漆黑的夜晚...

  • 2022-06-05

    观《死亡诗社》有感 ...

  • 《死亡诗社》观后感🎬

    “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你可以奉献自己的一首诗” —《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是...

  • 死亡诗社

    我是真的已经开始认识到我没有多少日子还可以继续活下去。我经过了深思熟虑,我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下...

  • 死亡诗社

    看的时候没觉得会那么揪心,昨天刚刚说过我很久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感了,晚上看了个电影就打了脸,我的生活究竟是有多无聊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诗社》:自我觉醒了,然后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rw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