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十)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十)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4:26 被阅读1次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由道的一体无别观照事物,世间的小大、高下、美丑、长短,都不是绝对的。所以,庄子说,秋毫是至大之物,泰山与之相比,实在太小。

今天一个小小的芯片,里面却能存储庞大的信息。麻雀虽小,但是依然和万物一样,具备道所赋予的属性。从不同方位、角度、距离来看,物体的小大自然不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和细胞,看起来比秋毫之末大的多,在太空里观察地球,就像一粒沙土般微渺。

在空间上,小与大没有定准,那么在时间上,年寿的长短也属相对论。科学家都说,时间是一种假象。短命夭折的小孩子,比高寿的彭祖活的还久,这是个什么道理?庄子在此地要表达的,是万物的存在永恒而不灭,不是形体上的存在,而是我们的自性、真我,它是真常、恒常的。彭祖活的再久,怎么能比得上天下更长寿之物?

之所以要讲这两句话,是为了引出后面一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超越世俗的相对观念,达到绝对的高度,有如登临绝顶,渺视天下。森罗万象,人我众生,都是一体,都有恒常之性。天地虽然比人存在时间久远,但也有终尽之日,在成住坏空的现象流转中,本体如如不动。这个“生”字,体现了宇宙生生不已的恒动性,此是道的功德,是道的作用。道家哲学就是在这种生化过程中,去体会道的存在,即于万物,又离于万物。

儒释道都有相同的精神境界,三教的圣人都是心怀宇宙、胸藏万有。真正知道这个一体无别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待人如己,与世和谐。儒家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及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和庄子这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相映成辉,有此等胸襟、此等器局之人,才能爱自然、爱人类,也能更好的爱自己。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因为绿水青山关系着我们的生存质量。仁爱必须是无为自然的,真正搁置了分别执着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说辞,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十)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由道的一体无别观照事物,...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一)

    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二)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下面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人的各种情绪变化...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三)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讲完了上面一大堆话,庄子感叹到:“已乎,已乎!”也就是“罢了,罢了”的意思。...

  •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句话是子綦指点学生“道”在何处,其中透露出的消息,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宇...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二)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什么叫“因是”,就是顺任万物的自然,“已”有...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接着上文“道通为一”,这...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一)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怎么会隐藏起来,而...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二)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儒和墨是庄子的时代,学术界的两大巨头,两...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段文字。前面说过,子游见到老师的神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齐物论(四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zf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