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中心课题

作者: 安祥之音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04:18 被阅读0次

修行的中心课题,在于找到真正的自己。各期共修会的会友,共同研究和突破的应该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永恒的必定是真实的和原本的,这是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的。既然不因创造而有,因此它也不因任何原因而无。

学正法,要发长远心,要有坚强的意志、决心和毅力。如果没有决心和毅力,不肯把全感情、全理智投入,那是没有用的。

禅,向来重视根器,重视上根大器,因为禅是最上一乘法;如非上根大器,就绝难相应。所谓“上根大器”,就是指大信心、大决心、大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证悟绝不放手。

事实上,纵然是开悟了,也才只是修行的开始。经上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意思是说:虽然你不必像声闻四果、十地菩萨那样历尽多劫的千辛万苦,就可以顿悟彻了;但是你那无始以来累积的业障、心垢和机械惯性,必须要逐步地加以扫除、廓清、矫正才行,否则你自性的本有光明,仍然不能绽放。垢未去,光怎现?

所以,大家参加共修会,获得正见,见到了道路以后,要如何去行,那才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从今以后的生活行为,跟以前的生活行为应该不一样才对,因为我们以前的行为是“有漏行”。

什么叫“有漏行”?如何才是“无漏行”?

人是在错误中长大,而又不断地制造错误,增长无明的烦恼,这就是“漏”。

各位参加了共修会以后,就应该开始走上独行道,做个“万象丛中独露身”、“不被境牵”的真正独立人;自己努力修正想念和行为,不再有错误和烦恼,才是“无漏行”。“无漏行”就像今日企业界所推行的“无缺点计划”,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该再容许自己有任何缺点;再加重一点说,就是不允许我们的安祥心态出现断层,这就是“真无漏”。因为“烦恼与错误同在,毁灭与罪恶同步”,修行而不肯把错误彻底扬弃,就无法断除烦恼;心里常被烦恼侵扰,试问又如何能拥有并保持安祥?

《坛经》上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你不把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心中二元的概念扬弃掉,你就不能免于烦恼。当你没有烦恼的时候,才能把心灵上的阴霾一扫而光,呈现出万里无云,才有阳光普照、花红柳绿、鸟语虫鸣的美好风光。

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拥有无量、无边的光明,是我们自己被无明的“见取”和“计执”,把自性的光明掩盖了,把真如佛性埋没了;而且是生生世世,从生到死都在做着自己埋葬自己的愚昧行为。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

相关文章

  • 人生修行课题

    今天下午学员打电话问生活困惑如何解决,思维逻辑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为什么那么多,来了一个还要继续处理,而...

  • 【行者随笔52】南半球修行

    导言 修行应该是全人类的课题,凡是人都要修行。我们的行为好不好,就要修。 修行就要在动中修,行中修。 ...

  •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分清楚每个人的课题。

    【原文】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

  • 心累的时候

    命运就是心态,修行就是修心,当然可以改变命运! 近期 校内教研成“疯” 人人都想报个课题 研究研究…… 尽管 课题...

  • 时常保持内心平静与平衡,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南怀瑾说:“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只是每个人的课题不同而已,生活中遇到了苦与难。 就是...

  • 读《被讨厌的勇气》3-岸健一郎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

  • 做事好拖拉

    课题的中期报告2019年11月4日已上交省资源课题管理中心,自从交了之后,我就在着急地等待消息,每天把课题群...

  • Amritapuri “永恒之地” — 说说Amma修行中心

    昨天一个在Amma修行中心近20年的德国占星师和我说: “这个修行中心的样子, Yogananda ( 《 一个瑜...

  • 项目文章 | Protein & Cell — 衰老相关免疫系统

    8月11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苏文如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第二军医大学国家肝癌中心王红阳课题...

  • 人生课题

    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会有自己需要修行的课题,我的人生课题到底是什么呢?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曾经我带着女儿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的中心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y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