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海讲16:心正则灵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释义:
所谓修身养性关键在于心要正直,如果心里常怀愤怒,就不能够心态正直;如果心里常有恐惧,就不能够心态正直;如果心里有喜好分别,就不能够心态正直;如果心里有忧虑,就不能够心态正直。
心思不集中就像活人没长心一样对什么都会失去感知,眼睛睁着却什么也看不见,长着好好的耳朵却假装什么也听不见,各种山珍美食也吃不出什么味道。所以说,要修身养德就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态。
海讲:
诚意是正心的前提,正心是修身的前提。
《大学》的“八目”是有次第顺序的,曾子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先后顺序就是规律,就是天道,不能乱,乱则不成。
诚意是心意至诚,至诚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君子慎独,“诚其意”才能“正其心”,前面学习过了格物致知,今天学习诚意正心。
朱嘉老人家说:喜怒哀乐恐惧等情绪都是人之常情,与生俱来。但是,这些情绪如果我们不能自察自纠,任其发展蔓延,便会迷失本性,产生歪门邪道的想法,导致心术不正,心意不诚。
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与理和谐,达到修身养性的成果。
诚意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要实事求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偏不向,不离不弃,认真对待问题,坦诚面对。如果我们看问题都带着有色眼镜,有分别心,那就很难做到心态端正。
修身在正其心,无非就是要端正心态,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不要弄虚作假。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凡句话都是有名的成语,就是心不正、意不诚。古文经典传承的都是智慧,智慧并不复杂,大道至简,就这么简单,修身在正心,正心在诚意,把心思放正再说。
《弟子规》上讲:字不敬,心先病。字写不正,都是心里有病。心里一有病,做什么都不会正确,做什么都错,那还怎么修身!
唯有心正则灵。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2492/8dd6ea4d7a35a3a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