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作者: 雪祭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22:00 被阅读1次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夏天的美景,怎么能少了荷呢?今天,我们和主播蔡老师一起学习了李白的《古风·碧荷生幽泉》。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一、初读感知

      这首诗较长,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和上节课的《采莲曲·其二》相比,这首诗难多了,孩子们读的时候也不顺畅,“朝”是个多音字,需要纠正,我让孩子们多读几遍,告诉我这首诗写了什么,孩子们只能说出写了荷花的美,看来理解也不易呢。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二、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诗人李白孩子们颇为熟悉,因为学过很多他的诗,所以我没有做过多的拓展。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三、再读感悟

      熟悉了作者之后,蔡老师便带着孩子们分析了诗意。“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赏析完后,我让孩子们说说有什么感受。刘腾说:“作者着急韶华易逝,却没有建功立业。”,李伟奇说:“我觉得作者是在自我引荐,积极入世。”高媛说:“作者在述说着自己的怀才不遇。”……果然,在熟悉了诗意之后,一切变得简单多了,理解诗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四、朗读配画

      通过上个环节的感悟,孩子们对诗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便一起划分了节奏,断句,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展示很好地完成了朗读古诗,也读出了作者想要积极入世的迫切心情,高亢有力,平仄分明。诗配画很棒,一朵朵荷花配着绿意盎然的荷叶跃然纸上,再配上工整的书写,让人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认孩子们的神速进步。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每天进步一点点,幸福一丢丢,自从遇见彩虹花,孩子们的生活变的灿烂无比,在不经意的岁月里,彩虹花早已在孩子们的心田悄悄绽放!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相关文章

  • 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

  • 是金子总会发光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碧荷生幽泉》 古风·碧荷生幽泉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 古风·碧荷生幽泉

    古风·碧荷生幽泉 唐·李白 ...

  • 《勇气读书会》打卡第9天

    书目:《古风·碧荷生幽泉》 打卡: 打卡第9天 今天我读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碧荷生幽泉。 古...

  • 古风.碧荷生幽泉

    今天的彩虹花晨读由主播老师蔡明镜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有关荷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

  • 碧荷生幽泉——彩虹花晨读学习收获

    古风·碧荷生幽泉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 古风幽幽 荷叶漾漾-《古风·碧荷生幽泉》晨读总结

    古诗原文: 古风·碧荷生幽泉 作者: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

  • 美妙的歌儿唱起来

    (上课前的准备) 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

  • 一波三折正古风

    古风·碧荷生幽泉【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

  • 阅读月报一5月

    学生阅读情况: 一、跟着彩虹花晨读学会古诗《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夏夜宿直》、《采莲曲》、《古风一碧荷生幽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彩虹花之《古风·碧荷生幽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eo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