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亮,何生懿

作者: 闻心ol | 来源:发表于2017-08-10 14:14 被阅读0次
    既生亮,何生懿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子大权旁落,群雄八方并起,先有张氏兄弟组织黄巾起义甚嚣尘上,后又奸相董卓以勤王的名义败坏朝纲,镇守一方的诸侯们也无不趁机相互侵吞,一时间战争的火苗四起,以燎原之势席卷九州大地,乱世一触即发。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有两位百年一遇奇才横空出世,其中一人羽扇纶巾三分天下,另一人鹰视狼顾改天换日,首尾相济,两两长袖一挥便是大半个风云变幻的三国志,江山如画,多少英雄豪杰和治世能臣尽在其中。

    卧龙先生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人士,师从东汉末年享誉盛名的“伯乐”,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名士庞统,徐庶有同门手足之情谊。

    诸葛亮博闻强识,擅长兵法,策论和谋略,隆中对策里的三分天下之远见,赤壁之战前夕玉成的孙刘联盟以及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壮举都出自他的手笔。孔明少壮时,生性恬静自然,言行缜密,为人坦荡自重,有君子之风,后来刘备于白帝城托孤时更彰显其作为一代名臣良相所具备的忠贞不渝,只可惜晚年疑心偏重,军政各方面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以致积劳成疾在北伐的行军路上病发离世,为此后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间仁人志士,无不感叹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一相”。

    既生亮,何生懿

    当代有人质疑,受《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主观意识的影响,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几乎走上了神坛,堪比妖人,不过历史归历史,倘若不是专业的教授和学者们,又何必在意卧龙先生是否如考证那般名不副实,至少他万古长青的气节和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仅此足矣。

    正所谓英雄见英雄总有惺惺相惜之情,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有一人最为黯然神伤,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军师司马懿。

    冢虎将军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今河南焦作人士。司马家族是正宗的上古帝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高阳,颛顼也;重黎,夏官祝融也。后至周朝,夏官改姓司马。楚汉争霸时期,司马卬随项羽灭秦有功,受封王位于河内,汉时为河内郡,司马氏世代居住于此。

    司马懿人如其号,有虎狼之志而深藏不露,曹操历时八年两次征辟才将他收进幕府,比起刘备三顾茅庐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懿饱读诗书,三韬六略亦无所不通,入曹丕门下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在太子位之争中屡建奇功最后助曹丕如愿登基。对外,他献计使吴成功瓦解孙刘联盟,致蜀汉与东吴反目,关羽被俘杀,陆逊火烧连营大伤蜀军元气,刘备托孤白帝城撒手人寰。自宦海转向沙场后,司马懿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斩孟达,灭公孙渊等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地位更是因此节节攀升,历经三代魏帝成为元老级托孤重臣,最终他野心勃勃地发动高平陵之变对曹氏宗亲势力进行清洗,为日后子孙篡权夺位改国号为晋铺平了道路。

    同为托孤大臣,司马懿却背信弃义逐步把曹魏江山据为己有,被后世唾骂为阴险小人。不过乱世之中人人自危,何况是步步惊心的庙堂之上,生存下来保一家之安危已是不易,入朝为官前的司马懿肯定不外乎如此,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一着不慎便会性命堪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司马懿位列三公九卿的时候仍避免不了被排挤而和宗亲们明争暗斗,他倦了,不想再这么没完没了下去,于是一击必杀,血流成河,轻描淡写地将异己势力统统抹去,独坐江山。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曾经曹家以生死威胁司马氏,而今天,轮到司马氏决定魏室的存亡了。

    既生亮,何生懿

    卧龙先生明察秋毫,运筹帷幄;冢虎将军审时度势,步步为营。诸葛亮任丞相第三次兴兵伐魏时,司马懿升任大将军,身兼数职率军迎击,二人之间的宿命对决就此拉开帷幕。

    行军布阵讲究迎天时,占地利,尽人和。蜀军虽在此前南征孟获之时得到充分淬炼,如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可是出了汉中面对的便是险象环生的陌生地形,再者魏国新帝已稳坐江山,屯田新政收效显著,国内上下军民一心,保证了司马之师有充沛的人力和军需补给,而这正是诸葛亮被掣肘的关键所在。蜀军虽有诸葛亮和一众猛将坐镇,但难以承受纵深较长的攻坚战,消耗大且后继无力,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奈何祸不单行,司马懿兵分五路道抄了蜀军的大后方直奔汉中而去,用起了围魏救赵的老战术,蜀军无奈之下只好回援,要不是天降大雨让魏军班师,说不定这场龙争虎斗就要早早地一锤定音了。

    诸葛亮神机妙算,可往后蜀军再怎么气势如虹也突破不了魏军的铜墙铁壁之阵。此时的诸葛亮等于在进行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用国力赌国运,蜀汉地处天府之国,却四面环山,道阻且长,田地资源有限,战争期间生产方面供不应求,六次北伐每败一次国力就要衰退一次,兴兵北伐既是诸葛亮为了履行先帝遗愿,也是为了让蜀国置之死地而后生,否则眼看着曹魏日益强盛而本国渐渐积贫积弱,到头来还是回避不了灭国的惨痛命运,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物总有一物降,诸葛亮遇上了司马懿,隆中卧龙再也没有飞龙在天的机会了。

    既生亮,何生懿

    司马懿不辱使命,拖垮了诸葛亮,此后的蜀汉再无翻身的余地。战事平息之后,司马懿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魏帝年纪尚轻,一直对司马懿信赖有加,致使魏室宗亲越发忌惮,欲将其除之而后快。不得不承认是诸葛亮北伐助司马懿再次功成名就,如今狡兔死,宗亲们自然磨刀霍霍向走犬,而司马懿岂会任人宰割,作为权倾朝野的托孤大臣,他在阴谋诡计的造诣已经无人能及,曹氏贵族们倒显得幼稚,自然是在斗争节节败退,最后反被杀得干干净净。司马懿遇上诸葛亮,借他之手让自己东山再起,河内冢虎再一次重现猛虎下山的气魄,从此不可一世。

    这乱世,本没有绝对的黑白是非之分,得道者多助而盛,失道者寡助而衰,却仍然是天下军阀林立,战火不断。当路有冻死骨的时候,人便会害怕死亡的威胁,冲破仁义道德的围栏让双手沾满污秽;当权力不再受约束的时候,人便会难以抑制自己的欲望,撕破温良恭俭的假面在漩涡中越陷越深。这一场龙争虎斗,背负太多人的期望和未来,终归是推动了大一统的进程,且不说晋室开国后迅速腐朽,就三国的局面而言,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狭路相逢,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又一成因和佐证,就算二人不会对阵五丈原,魏蜀两国终有决定彼此存亡的一战,而那时,只会有更多无辜的人在战火中丧命,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太平天下,来之不易。

    既生亮,何生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既生亮,何生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sh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