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肖老师分别给初中和高中不同年级上的两节名著导读课,初中的一节是《艾青诗选》,高中的一节是《瓦尔登湖》,两节课都上得一贯的精彩,具有鲜明的肖氏风格。听肖培东老师上课,总是感觉很舒服。课后,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语文课就该这样上。那么,我们到底要向肖老师学习些什么?
风格特色一:
真诚的课堂
任何课,都应该有预设,肖老师也有,不同的是,肖老师的课更注重生成。在他的课堂,预设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往往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里去再次生成。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沿着学生的理解水平不断地推进,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往往停下来,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品味反思的时间,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了,然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绝对不搞跳跃式前进。这大概是他坚守的一个教学准则。这就是他课堂的真诚。他的这种真诚其实是贴近孩子的认知心理,是尊重孩子的表现。
他在上《瓦尔登湖》导读课时,他问学生,喜欢这本书吗?学生说:不喜欢。课后,学生所在班级的老师对他说:“不好意思,肖老师,给你添麻烦了。”肖老师说:“我需要的正是这样。”他需要的,的确是这样,由不喜欢出发,就是这节课的教学起点,然后,他通过指引孩子品读,让学生认识到《瓦尔登湖》里面蕴含这哲理,历史,人文、诗……慢慢的,学生的认识在逐渐发生变化,不喜欢,有点喜欢,喜欢,这种心理的变化,对听课老师和学生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一种认识变化历程啊!
风格二:
老师的深度阅读
但凡是肖老师的公开课,我们往往为他对文字深刻的理解所折服。肖老师教学的主张是:“我就想这样浅浅地教语文。”他浅浅的教和自己领悟的深成为一个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统一的两个面。
没有老师的深度阅读,怎么可能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没有老师浅浅的教,怎么可能会有不期而遇的课堂中的精彩?
深读的目的是为了浅教。浅教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深读。
风格三:
清晰的课堂结构主线
《艾青诗选》导读课,肖老师的结构主线是一首诗、多首诗、整本书。
《瓦尔登湖》导读课,肖老师的结构主线是从不喜欢教出喜欢。
剩下的时间,全是品读,引导。
风格四:简约的评价
我第一次注意到肖老师的课堂语言。他的课堂语言质朴而简洁。他几乎不像王君那样,极为夸张地用手势,语势去赞扬或者批评一个学生。但是,他只是在一味地领着学生品读讨论文本或者问题。他的课堂语言,绝对没有这很好之类的废话,甚至没有对学生回答的针对性分析。我发现,他的课堂语言和学生的课堂语言其实是做到了近乎完美的对接。
简约的评价背后是什么?
是对学生的尊重。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在他的课堂上,老师真正是学生的学习小伙伴。我个人觉得,这才是肖培东最厉害之处。试问,全国老师,到底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同行者?普通老师尚且难以做到,肖特能做到,真是了得!
是对教学认识的融通。
所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长袖善舞无外乎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法的深度融通。大道追求的是简。
以上四点是我草草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