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被同学推荐注册到现在已有两个月,昨天跟简叔发了一条简信(后附图),昨晚很晚才入睡,决意写一篇算作心得体会的文章献给简叔及其团队,也献给我为期两个月的简书时光。清晨七点醒来,窗外初雪微融,我身处开着暖气的室内将满满的诚意奉上。
是这样介绍的,“简书是一个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网络产品。旨在为写作者打造最优秀的写作软件,为阅读者打造最优雅的阅读社区。”简书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两部分:简书笔记和简书社。
一、听说“简书”的故事是这样的
「简书」,取意「简洁书写」。
由简叔林立于2013年初创,2015年初上线APP。简叔,生于198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子科技专业。作为CEO,简叔在各大社交平台有迹可循,会回复简信,平易近人。
当时简书的宣传语是“第一个支持Markdown写作的笔记产品”随后由器入道,到目前的“交流故事,沟通想法”。作为2016年注册简书的一名“小白”我很幸运地在这个平台上面找回了文字的力量。
又听闻,简书团队一水的高富帅、白富美,清一色的iMac,还有各种送书活动,这个位于魔都的“简书”将创业与情怀水乳交融。
二、体验“简书”的模块是这样的
1、大致有以下官方专题:
首页投稿今日看点1.教育2.读书3.想法4.杂文5.短篇小说6.散文7.在路上8.@IT9.程序员10.青春11.影视天堂12.音乐天堂13.谈写作14.创业15.上班这点事儿16.健康&养生17.美食18.中文和汉字19.工具癖20.诗21.哲思22.艺术评论23.谈谈情,说说爱24.心理25.人物26.运动&健身27.二次元28.奇思妙想29.历史30.博物31.动物之灵32.摄影33.语言学习34.世间事35.设计36.读图时代37.生活家38.财经·投资·理财39.婚姻40.时事热闻41.文化42.译文
2、相关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
简书官方公众号、简书荐书、简书影音馆、简书TECH、简书小助手、简书小助手。
3、专题社群
简书不同于豆瓣,没有所谓的小组。关注某一专题的用户也根据自我需求向专题的编辑发送简信,添加编辑个人微信,再受邀进入“简书微信群”。
三、体验“简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1、对于写作者来说:拥有“一套集合文字的书写、编集、发布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写作编辑工具。极简、无干扰的全屏「写作模式」和沉浸式写作氛围笼罩。”
我对于Markdown写作模式不习惯,通常是在officeword编辑文本,再复制到简书的写作模块。写了20年作文的大学生,简书没有“居中对齐”及首行缩进2字符等这些段落格式,简直要逼疯“强迫症”啊。
简书可显示一篇文章的发布时间和投稿被收入的时间。另外感谢编辑大人的午夜审稿及推荐至首页,起初是心里开出了花再后来波澜不惊、石沉大海。可能你们工作量过大,大量稿件需要审理;可能凌晨1:30,2:30、、、都有“夜猫子”在啃噬精神食粮,是为数不多的能看到午夜时分被推荐到首页的文章。
2、对于阅读者而言:“在专注于文字的项目精神下,享受编辑团队每日推选出最具价值的内容,和精致而优雅的「排版设计」。”
专题中“按热门排序”和“按时间排序”阅读文章,“马太效应”仿佛在此刻也现身了。热门常居榜首,时间转瞬即逝。对于某些“草根作者”而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炮制爆款。我也是一个草根,曾经疑惑过,也曾身体力行现身说法,也曾无人问津、阅读惨淡。
相比于QQ空间和新浪微博及相关网站媒体,简书页面上没有众多广告的横行霸道,真是用心良苦了。而简书的收益怎么来呢?这一点就不需要我这个小辈来关心了。
3、对于我们大家而言,都可以通过专题的投稿、文章的互动、社群的交流,在简书上交流故事与沟通想法,收获文字的力量。
绿色的豆瓣和微信,蓝色的知乎和红色的网易,简书的主题色是粉色。这是设计师少女心的荡漾吗?少女会老去,但少女心不会。粉色,或许不醒目但很舒服,包括提醒按钮里的打赏、评论和喜欢等等,都让人赏心悦目。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它的用户体验再好,如果它没什么用,那它注定要被淘汰。“简书”足够支撑起写作者的激情,承载阅读者的欢喜。
有作者在简书上笔耕不辍,被发掘、被签约,继而发展个人自媒体、出书、演讲、分享,走向“人生巅峰”;有潜伏的看客在简书上慧眼识人,开启合作模式。而我等“草根”也凭借着投稿通过、互动鼓励、打赏支持,倍感温暖,更加有动力去写作。
四、体验“简书”的不足是这样的
简书过于首页中心化,因为产品架构的问题。文章倘若上了首页,才算一次曝光,才有机会获得大量的浏览,继而获得喜欢和关注一系列的反馈。
反观首页的热门文章,每日的热门姑且不说,在专题《首页投稿》中按热门排序阅读文章,第一篇文章《学生党如何在淘宝上买到好看便宜质量又较好的衣服?》,7个月前被收入,第二篇文章《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1年前被收入,第三篇文章是9个月前的《因为并不聪明,所以努力把这些习惯坚持了7年》,第四、第五篇分别是《大学两年读了200多本书,向你推荐这7本》和《有哪些大学生适用的app应用?》、《对啊,就是嫌你穷才分手的啊》等等不一一列举,这些热门文章的阅读次数达到6位数,喜欢的起码也上万。
简书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这些简书热文一直广被诟病,不是全部否定,说它们投机取巧没有实用。有些标题党、成功学、鸡汤文故弄玄虚,入驻首页,不知是该窃喜呢还是该悲哀呢。窃喜在于,任何一个有心的作者都可以炮制出一篇介绍书单和APP的文章;悲哀在于,这不是作者和读者心中的理想国。虽然简叔似乎说过,简书用户60%都是90后,20%是00后。迷茫但上进的青少年渴望在简书上寻求捷径,略有经验的青少年在简书上跃跃欲试向众人分享经验和传授秘诀。简书用户不只是青少年,还包括70岁的老年一代。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而我仅是平凡的学生,没有什么长处,借着简书沾点文字的光。
还想说一下简书的投稿机制。“投稿”一词出现新媒体行业,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一位位编辑借着光亮,在一篇篇文章中挑选出幸运儿。参照专题属性,内容充实、排版整齐,无水印、链接和广告等,通过专题的审稿几率很大。若具备文采飞扬、思想深刻一系列优点,恰好又是时事,铁定会出现首页。所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不要埋怨无关紧要的外在因素,除非你被“简书”封杀了。哈哈。但是,专题和首页的文章差别还是挺大的。
这应该是我在简书上发表文章最长的一篇了,但不太详尽。如有偏差,烦请指点,多多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