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夜光下的读与悟历史人物
瀛台风冷愁断肠之五—暗流与补救

瀛台风冷愁断肠之五—暗流与补救

作者: 恣意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20:47 被阅读113次

    (五)暗流与补救

    按照康有为的建议,我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直隶提督袁世凯进京。听说此人颇有些本事,在天津练得北洋六镇的新军,全依西洋章程,兵勇手上使得也都是洋人的火枪大炮。

    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支持过康有为在京办强学会。据康有为说,他颇有维新的认识和想法。

    但按属地建制,他归直隶总督荣禄管辖,而荣禄与太后的关系又非同小可。

    我分两次召见他,擢升他加兵部侍郎衔,并告诉他可与荣禄各办各的差事。

    言谈发现,此人颇具眼界,甲午前在朝鲜办差就很有手腕,且思想趋新,支持变法。唯一不足的就是有官场老油的习性,我从他躲躲闪闪的眼光里看不出一点坦诚,有的只是深不见底的城府。

    这个人手握雄兵,又难以琢磨。不知他内心深处对变法大业究竟是几分真诚,几分委蛇。

    但终归,我是见了一面我大清精锐之师的将领,且当面为他加官进爵。

    袁世凯

    《广开言路诏》下发,明令凡天下士农工商各路人等,只要有兴国变法之良策,皆可通过都察院直接上书。六部各级官吏,也可通过其堂官代递折子。

    很快我收到了礼部主事王照并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的折子,折子里王照言辞恳切提出变法建议,而怀塔布、许应骙却大肆攻击王照咆哮公堂,居心叵测。

    我觉得事有蹊跷,便找来他们询问清楚。

    事实是,在我的眼皮底下,礼部堂官拒绝为其主事王照代递变法良策折并对其横加指责。

    这是顽固大臣的宣言书!

    我早就发现朝堂之上,有诸多昏聩之臣,对变法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以为然,有的还造谣生事,诽谤朝政。这是典型的对着干,必须严惩!

    要杀鸡儆猴,去他几个庸臣,踢掉几个绊路石,变法的大道才能畅通!

    一怒之下,我将礼部两位尚书、四位侍郎共六位堂官一并罢黜。军机里都是重臣,要动人自然是动不得。为了避免老迈昏聩之人掣肘,我擢升杨锐等四位年轻人为四品章京。同时,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准备开懋勤殿以代替军机处,并召李端棻、徐致靖、宋伯鲁、梁启超等8人共议新政。

    旧机构用不了又动不了,那我只能另起一摊了。

    很快,消息传到了颐和园。

    颐和园

    据说是那些老臣在园子门口进行了轮番哭谏,并向太后进了谗言。

    天底下,也就属这个奇特了。臣子进皇帝的谗言,而且很快奏效了。

    那天我依例到颐和园请安。太后正与前几天受我斥责的另一大臣,内阁学士刚毅聊天,言语之间对新政多为不满,特别是刚毅对康有为几近献谗。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刚毅如此嚣张背后,必有原因,那就是太后的默许。事实上,太后也几乎没有任何制止的表示。

    刚毅越说越来劲,甚至暗示我草率鲁莽之意,我一时热血往上顶。

    “刚毅,你…,够了!”我怒斥到。

    “皇上,你想干什么?”太后厉声到。

    我大声呵斥刚毅,却没想到遭到了太后更为严厉的指责。

    慈禧太后

    跪在地上,我心如死灰,我已预感到太后对新政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许,她要出面了!

    不欢而散,我心情极为低落,悻悻而归,回到宫里。

    临近八月的天,正是盛夏。夕阳的余辉掠过远处的群山,泼洒在整个城市的上空,一直蔓延到皇宫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吸饱了一天的阳光,在残日里释放着血色的红艳,映衬着黄色的琉璃瓦,整个宫院都弥漫在斜阳的余辉中。

    随着夕阳的下坠,黑色开始泼染天际。不知是夜色,还是乌云。亮光一点点被吞噬。

    或许要变天了。

    呆坐在养心殿里,我有点茫然。我预感到一场疾风暴雨就要来了。偌大的朝堂,竟然没有一个供我推心置腹的肱骨重臣。

    我连夜宣军机四卿之一杨锐进宫议事。杨锐虽年纪不大,品级也不高,然而是四章京里作为成熟稳重的。

    关上宫门,屏退左右,就我两人。

    我茫然地望着他,问:如果太后出面反对新法,卿有何良策?

    或许是这个问题太突然,又太严重。杨锐竟然面无血色道:臣甘为皇上肝脑涂地。

    我要的不是肝脑涂地,我要的是变法图强,国运昌盛。如果肝脑涂地可以使得国强民富,不用杨锐,我就可以去。

    这个回答让人有点失望。我再问:“朕问你如何应对?”我声音有点急促。

    杨锐可能感到事态的严重,半天说不出话来。低声泣道,“皇上,臣乃四品下臣,此等大事,待我与诸同志商议,共思良策”。

    想想也是,他并非肱骨重臣,也非老臣,何曾见过如此风浪。他进入中枢也就是这两个多月的事。

    趁着夜色我偷偷写下密诏。“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侯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我将密诏传他,交代他务必带出宫去,与其他同志共议良策。

    杨锐

    夜里,起风了。

    我枯坐着忽然想起我的生身父亲老醇亲王,他性格敦厚,谋事老成,就是走的太早了。要是他还在,定能弥合此事,想出全策。

    我也想起翁师父,一个曾经给我父亲一般慈爱的人。或许他也在这样的夜里,在南方的水乡里辗转反侧。

    焦急的等待。漫长的等待。人生最大的痛苦有时候恰恰是清醒时的无助,这无异于煎熬。

    再过几日,日本前相伊藤博文就要来华访问,我原本想就新政的事,好好和他谈谈,了解一下日本国的经验。但这节骨眼上,出来这事。

    而颐和园那边也出奇的静。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安宁。我思忖着,莫非是太后觉得我罢免礼部堂官在前,拟开愗勤殿在后,是有越权之念。

    权力,对这个女人来讲,就像生命中最宝贵而不可替代的东西。早年丧夫,中年失子的痛苦经历,使得她对权力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或许拥有权力会使她有充分的安全感。而现在,我成了觊觎她手中权力的人。至少在她看来,是这样。

    思来想去,我又急令杨锐给康有为带去一份密诏。

    “工部主事康有为前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闻尚未出京,实堪诧异。朕深念时艰,思得通达时务之人,与商治法,康有为素日将求,是以召见一次,令其督办官报,试以报馆为开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现筹有的款,着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

    速令康有为出京,远离是非之地,也是向太后表个态,我追逐的不是权力,而是大清的昌盛。

    光绪明信片照

    我将密诏和大清国运,趁着夜色交给了一个甘愿肝脑涂地的四品章京。

    而等待我的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瀛台风冷愁断肠之五—暗流与补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on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