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墨香

作者: 宇海星花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06:38 被阅读147次

也许是年龄渐长,没来由的就把日子往前翻,在斑斑驳驳的光影里找寻一点年轻的容颜;那份红,那份墨,便是沉淀在少年记忆里的一抹炫亮……

少年时的乡村,是坐在滚烫的火炕上侧耳聆听农闲的大人们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是在菜园田野肆意奔跑的“追风少年”,是年关临近洗洗涮涮、杀猪宰鸡的忙碌。

那时刚刚有了电视,电脑手机尚无踪迹,商品经济才露萌芽,一切还是原汁原味的。

过了小年,父亲就忙碌起来,取出放了时日的毛笔、砚台,去集市买了新的农家历,找好了适合的对联,开始练字,陆续的有左邻右舍的送来了红纸。

红纸要按照对联数的多少裁成相应的宽幅,再按照字数折好间距,把饭桌放在炕上,人站在地上,一个孩子坐在炕里,牵着联头,写完一字后挪一下,整幅写完,放在旁边晾干,然后对应着上下联收好,一家家一户户……

扯联头最多的是我,因为年长还坐得住;不小心写坏了的,重裁了纸赔给人家,旧的纸也不能用,没了喜庆劲;但可以把“废纸”浸淫在水碗里,做那新发馒头上的“红痣”。

父亲在那几日里是有些小得意的,虽然嘴上还谦卑着:承蒙看得起;逐渐地集市上卖的对联越来越多,样子越来越丰富,红纸黑墨的对联也渐渐地没落了……

父亲说,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最喜欢琢磨别人的字,走在路上看见写得好的就顺手比划着;他的字是“童子功”,曾被教书先生的丈尺抽肿了手掌。所以我读书时,他叮咛我一定要写好字,我不以为然;我的女儿上学时,开始领悟他的苦心,嘱咐起她来,但那是过耳的“风”。

我们的字写得都很一般。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互联网的普及,我有些不会写字了,提笔忘字是常事,不打字不百度有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纸笔越来越陌生了。

但我却开始喜欢别人写得好的字,也开始领悟字的玄妙:“河”的三点象一股清流涌出潺潺而下,“之”字真的像一只大鹅摇曳生姿,憨态可掬,那个“人”怎么象塌了肩那么随意放松……

前几年,父亲还让我们为他买毛笔,他还想练练字,后来说眼睛不行了,那笔就遗落在尘埃里了。他近八十,有些老了,那字现在看来也秀气了些。

朋友开了书法课,我没事去凑热闹,有的孩子真有天赋,字写的非常漂亮,弗叹不如,但有时也常常惊觉:虽然“国学”正渐渐兴起,可我们真的能慢下来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送了几支笔给我玩,家里还有几本字帖,闲暇时做个娱乐吧。

春节的对联仍顽固地选择红纸黑墨的,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还是很留恋记忆里那飘着淡淡嗅味的墨香……

相关文章

  • 记忆里的墨香

    也许是年龄渐长,没来由的就把日子往前翻,在斑斑驳驳的光影里找寻一点年轻的容颜;那份红,那份墨,便是沉淀在少年记忆里...

  • 心·月

    窗外,月朗星稀,入秋,夜微凉,寻寻觅觅,最好的陪伴,还是你。淡淡墨香,丝丝暖意,心安处,记忆里,是最美的模样。

  • 流年飞絮,熬夜

    文/鲁宏墨香 熬夜,不好。但我却成了习惯,这个起因要从很久以前的童年开始说起。 在我很小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在夜里穿...

  • 流年飞絮,熬夜

    文/鲁宏墨香 熬夜,不好。但我却成了习惯,这个起因要从很久以前的童年开始说起。 在我很小的记忆里,妈妈总是在夜里穿...

  • 命运早已注定了缘分,留不住的随他吧

    时光总是清浅,流年书写在指尖。墨香寥寥,一笔笔描绘的清词淡语,惊醒了记忆里沉睡的前尘旧梦。那些曾经谱写的无言的故事...

  • 墨香

    亲爱的儿子: 爸爸爱你。 爸爸一直爱你。通过大家的帮助和自身的学习感悟,现在对你的爱与以前有了一些差别,以前的爱中...

  • 墨香

    兖州故城,有一位书生,非常有才华,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精晓诗词音律,琴棋书画亦让人拍手称绝。可是却不爱毛遂自荐,才华...

  • 墨香

  • 墨香

    喜欢墨色含香,浓厚的书香之气,能瞬间治愈不安与焦虑。 书法有法,墨香有度,慢慢的把练习已适应成了习惯,每日不间断。

  • 《墨香》

    即日云飞扬,伊人彼岸香,千般皆化羽,坤郎墨柳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里的墨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hxmttx.html